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我不是客人,我和陕西有渊源

2019-07-29 16:41:27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十年国家文物局原局长、七年故宫博物院原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现任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作为本届书博会“红沙发”系列访谈的首位受访嘉宾,现身书博会主会馆A馆,与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吴克敬等共同探讨“城市文化与文明传承”话题,吸引大量市民和读者聆听,为火热的书博会更加了一分“热度”。...

  各界新闻网讯 (实习记者 米思雨 文/图)7月27日下午,十年国家文物局原局长、七年故宫博物院原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现任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作为本届书博会“红沙发”系列访谈的首位受访嘉宾,现身书博会主会馆A馆,与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吴克敬等共同探讨“城市文化与文明传承”话题,吸引大量市民和读者聆听,为火热的书博会更加了一分“热度”。

  “我和陕西有渊源,西安是极特殊文化区”

  在主持人介绍自己为陕西的客人时,他笑着说:“您说我是客人,我不是太赞同,我和陕西有渊源。2003年陕西宝鸡眉县杨家村村民发现一套青铜器共27件,妥善保护好现场并把它们捐献给了国家。这套青铜器件件都是国宝,是记载单氏家族的青铜器,所以我想3000年前我们姓单的和陕西就有渊源,我对陕西很有感情。陕西西安是历史深厚文化积淀的区域,在我的眼里它是极为特殊的文化区。”

  单霁翔表示,从时间上来看,自旧石器时代到周秦汉唐历代,在这片土地上都有深厚的积淀凝练出庄重的气质。从地域上来看,西面的路上丝绸之路连着大运河,大运河又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空间上海纳百川有一种文化气象,这样的庄重文化气质和海纳百川的文化气象,造就了陕西,成就了西安不同凡响的文化底蕴。

  谈到城市与文化,单霁翔回忆道:“大约十年前写了一本名叫《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的书,在这本书中以西安为例,十三朝古都,在今天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同事,也在文化层面做了很多典范型的工作,不断创造一些新的文化气象。我觉得这是我们历史积淀和文化交流所产生的一种特殊气质。”

  “流连忘返来了再来,这才是好的博物馆”

  作为博物馆文化的引领者,当谈到正在打造“博物馆之城”的西安,单霁翔表示在工作几后的深刻感受到博物馆好的状态和保护是“死看硬守”,将文物藏品悉心修复保养,使之保持健康状态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使人们感受到文物的魅力才能实现文化遗产的意义才能共同保护文化遗产。好的博物馆是什么?能够让人们在休闲时想走进博物馆,走进博物馆时流连忘返,回去之后还想再来的博物馆才是一个好的博物馆。具体来说,好的博物馆是举办更多更好的展览和活动,让更多的人群接触藏品,增加博物馆和人们的互动,无论是互联网上的传播还是文化创意产品都是使得人们对文化遗产感觉到更亲近,这样更多的人就有休闲的时间要亲身体验博物馆。

  谈及文化保护,单霁翔表达了自己的理解:“过去文物保护,往往保护的是那些文化要素的,如那些宫殿建筑、考古遗址、纪念性建筑,但今天的文化遗产强调还要保护人们正在生活其中的古村落、正在工作的工业遗产。过去文物保护,保护的是点、面,今天的文物遗产保护还要保护一些文化线路,以至到大运河、丝绸之路,是开拓了我们对于文化遗产的整体认识。我写了一本书叫《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就是讲这方面的体会,真正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核心理念是两条,第一条是世界传承性,第二条是公众参与性。世代传承性,表明文物保护是一个历史过程,每一代人都有他的责任,任何一代都不能用他现实的优势来随意处置遗产,把今天的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传给下一代才是最重要的。公众参与性,表明文化遗产保护是全民的事业不是政府的专利,每个人都有保护文物的权利和义务。要更多把文物保护的知情权等赋予一般民众,尤其是今天那么宏阔的文化遗产,仅靠政府力量不行,必须要通过教育、展示,使人们热爱文化遗产,它才能得到真正的、更好的保护。”

  “有的人读书好思考,我读书是爱写作”

  提到此次第29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单霁翔表示自己来对了地方,是很震撼的一届书博会。“我是爱读书的人,爱读书的人有各种读书方法,有的人读书好思考,我读书是爱写作,所以我有一篇文章叫《读书与写作》,我觉得写作能使人把这本书读透,谈出自己的感想。”

  单霁翔谈到阅读的书籍表示自己“有”四个专业,从大学到博士一直是学建筑学,后来从事的是规划和管理,先后担任了北京市文物局长,国家文物局十年局长,最后又从事了博物馆的工作,变成建筑、城市规划、文物保护、博物馆。这就决定了他会从四个角度看问题,多角度考虑综合解决比较复杂,但写出来的东西觉得都能归纳。多学科地、融贯地研究,真正的阅读加写作,在他眼里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把工作当学问做,把困难和问题当课题解,这样有些问题经过研究就会很快解决。

  “每天晚上吃完饭,最幸福的时光还是打开台灯,沏上一杯茶,写一些感受,这样的时光经过坚持以后,它是思想的锻炼,是自己能理清当前最希望解决问题的结界。在这方面我和大家共勉,祝愿大家多读书,读好书,把自己的生活、工作搞得更好。”访谈的最后单霁翔和热情的听众们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时说道。

编辑: 陈晶

相关热词: 单霁翔 文化 博物馆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