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靖边,有一个叫五里湾的地方,这里就像它的名字一样,除了连绵不绝一眼看不到头的黄土山峦,就是深不见底的沟壑峡湾。就是在这样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一群陕北汉子,在这里开辟出了一个“桃花源”。
这群陕北汉子就是靖边县农机局帮扶工作队,因为坚守一个信念,他们在这里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扶贫之歌,这歌声飘在山河大地,飘在百姓的内心深处。
五里湾便民服务中心四咀村位于靖边县最南端,路远山陡,条件非常艰苦。2017年前,这里的村民喝的是集水窖的雨水,吃的是粗加工的杂粮,农作物主要是山地土豆,如果遇到干旱,连个买化肥的钱都收不回来。
2017年,靖边县农机局帮扶工作队来到这里开展扶贫工作,刘喜平担任第一书记和帮扶工作队队长。
小米是南部山区的主要作物,如何让土生土长的传统产业变成农民致富的金牌产业?进驻四咀村后,刘喜平和帮扶工作队迅速入户走访,探民情,摸村情,解疑惑,拔穷根。
“这几年,在便民中心的支持下,附近的苏家湾村正在推行有机小米的示范种植。我们便紧紧抓住便民中心的这个重点工作,希望四咀村能把这个产业做精做大。”刘喜平告诉记者。
工作队的到来就像为这块土地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一场农业“有机革命”在四咀村稳步推进。
有机小米可不是增加两个字这么简单。有机小米比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标准更高,认证时间长,只有无污染的土地、水源、空气才能生产出有机农产品。
在驻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的引导下,四咀村村民逐步改变了传统的种植模式,成立农机合作社,购进农业机械,新增宽幅梯田1650亩;对全村土地进行托管,统一地块、统一品种、统一耕种、统一标准、统一品牌和统一销售,形成了种、产、销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2019年春节,“阜美靖边”有机小米成为当地群众非常欢迎的拜年礼物。1公斤有机小米卖到30元还供不应求。村民韦兴宝一亩地收入达到5000元,比之前粗放式种植效益高出四五倍。全村人均收入达到了11234元。
编辑: 高三宝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