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12亿元为健康扶贫托底 筑牢优质医疗救助保障

2019-07-15 14:57:01  来源:榆林日报  


[摘要]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健康扶贫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榆林市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以健...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健康扶贫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榆林市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以健康扶贫工作统领卫生健康工作,全市累计投入12亿元用于健康扶贫,目前贫困人口住院实际费用报销比例达90%。

  筑牢优质医疗救助保障

  “我们的工作思路是划分贫困人口和非贫困人口。对于贫困人口,我们以‘全覆盖、保基本、兜底线’为原则,全力做好‘减存量’工作。”市卫健委主任惠德存说。

  榆林市确保农村贫困人口100%参合参保,2018年安排5941.82万元全额代缴了全市35.8万人的参合参保费用;通过“四重保障”确保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2018年贫困人口新农合住院补助109933人次、49848.87万元。同时深入推进“三个一批”分类救治,11种大病专项救治1536人、救治率100%,慢病签约服务53621人、签约率100%,重病保障3137人。

  对于非贫困人口,榆林市力求从源头上有效控制因病致贫返贫现象的发生,全面落实“疾病预防控制八大行动”,并出台《城乡居民大病保障办法》,患大病的农村非贫困人口补助比例在原新农合大病保险基础上提高20%,城镇居民患者补助比例在原基础上提高10%。

  全面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我们的工作思路是通过在阵地、人才队伍和机制建立等方面,加强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让农村贫困人口‘放心就近就医’。”惠德存说。

  固定医疗卫生服务阵地建设与流动医疗服务阵地建设齐打造。在固定医疗卫生服务阵地建设方面,不断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确定以榆林城区为中心,神木、靖边、绥德为副中心,着力打造“一主三副”的区域医疗服务格局;开展县级二甲全覆盖、标准化乡镇卫生院、规范化村卫生室达标建设,目前建成标准化乡镇卫生院77个、规范化村卫生室398个。在流动医疗服务阵地建设方面,创新医疗服务模式,以市级医疗机构为中心,明确各级医疗机构功能定位,进一步完善中省对口帮扶、省市专科联盟、市县医联体、县镇医共体、镇村一体化等多种分工协作服务模式,引导上级医疗机构将门诊延伸到偏远的乡镇卫生院,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服务水平;同时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市级医疗信息平台与省级平台、市域内二级以上公立医院HIS系统、新农合系统实现互联共享,“爱加健康”智慧医疗项目稳步推进,覆盖全市29家县级医院、234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38个村卫生室。

  “2018年榆林市累计派驻医务人员265人次,培训县级医院医务人员9856人次,诊疗患者38061人次;同时,受援医院在重点专科建设和新技术推广方面取得长足发展,去年新建临床重点专科11个,开展新适宜技术35个、新项目16个。”市卫健委健康扶贫办副主任白李未说。

  实施“四级”人才项目

  在推进健康扶贫的路上,人才无疑是关键的一步。近年来,榆林市积极实施市级、县级、镇级、村级卫生人才项目,全力助推健康扶贫。市级落实高层次人才刚性、柔性引进政策,引进博士、正高级医疗人才和特色医疗团队,招聘医学类硕士以上研究生;县级落实万名大学生招聘计划,招聘定向委培本科医学类毕业生;镇级招聘特岗医学毕业生和大专以上临床、公卫医学类毕业生;村级招聘一定数量的“县招乡管村用”协管员村医。同时,榆林市还积极进行人才培养,已先后派出57名中青年医学人才到国家卫健委、北京知名医院进修学习,还建成2个院士工作站、5个流动医疗专家工作站。

  此外,榆林市还积极落实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医疗保障制度、药品供应制度、综合监管制度和分级诊疗制度,推动健康扶贫工作取得成效。

编辑: 高三宝

相关热词: 榆林 健康 扶贫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