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锦界镇河湾村土地流转:转“活”农业转富农民

2019-07-11 17:10:49  来源:神木市人民政府网  


[摘要]  夏至时节,走进锦界镇河湾村,一片片整齐青翠的玉米地格外引人注目,一排排树立在地里的自动喷灌设施正尽情地喷洒着甘霖,滋润着绿油油的玉米地。与别处不同,这里的农田已经不是...

  夏至时节,走进锦界镇河湾村,一片片整齐青翠的玉米地格外引人注目,一排排树立在地里的自动喷灌设施正尽情地喷洒着甘霖,滋润着绿油油的玉米地。与别处不同,这里的农田已经不是一块块小小的田地,几乎每块农田都是几亩甚至十亩见方。“现在这样好呀,我家原来大大小小十几块地,这次流转成这么一大块,以后耕作都不用东南西北到处跑了。”村民王羊换高兴地说。

  河湾村以前是一个产业发展落后的村庄,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该村以“三变”改革为动力,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盘活了农村资源,激活了农村经济,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转出规模 “一户种一田”让农民尝到甜头

  河湾村位于锦界镇以北18公里处,是一个有着1500多口人、5500多亩耕地的纯农业村,玉米、土豆等传统农作物是当地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然而,由于村民耕地面积分散、基础设施落后、产业薄弱,导致群众广种薄收,村里荒废的耕地越来越多,种植面积逐年下降。

11.jpg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2018年,河湾村全面实施土地流转,将全村5500多亩耕地全部流转至村集体统一经营,同时积极争取资金,通过修建排洪渠、土壤改良、开垦荒地、新修田间道路等多项措施缩小地类差别,对土质差的弃耕地、荒地以及沙地土质进行改善,使全村耕地全部变成优质耕地。在土地管理中,河湾村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总社和7个以小组为单位的分社,流转土地后交分社,7个分社再上交总社,总社对土地进行统一管理、统一分配。在农户原来承包土地数量不变情况下,按照“一户种一田”的原则,将整理后的土地重新分配,使群众的“条条地”变为“块块田”,每户村民都得到一整块大田。“一户种一田”制度的实施,解放了群众生产力,充分调动了群众发展生产、增收致富、改变生活的积极性,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也带动了农户和村集体增收。

  “以前耕种是村民最头疼的事,村里很多人都要雇专门的耕地机,但是这些机械只能在一块地工作完后才能到下一块地里去,村民的地几乎都是分散开的,有些地方机械到不了就只能用牲口耕地,得用大半个月时间。”该村村支书田志平说,“现在每家每户的地都集中在一起,雇佣大型耕地机半天就能完成。”

  通过土地整合和流转,村民王明明家里原先分散的10亩田地,变成了集中的大块田地,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产量自然也提高不少。“以前种地成本高,而且机械种植时化肥种子撒不均匀,边上撒不到,中间撒太多,土地流转后,这些问题都解决了。”王明明说。

  转出效益 农户有了双份收入

  为让土地变“活”,河湾村借助产权制度改革,整合土地资源,将整理后结余的600亩土地流转至村集体,采取“村组+企业+农户”的经营方式,让村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将土地租赁给种粮大户和新型经营主体,租金纳入集体收入,村民不仅可以享受到土地入股红利,还可以在基地打工来增加收入。将土地租给合作社、大户、企业后,既实现了土地等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又增加了流转双方的收入。

  “土地流转真是太好了,让我在家有了双份收入,年收入达到近4万元。而且,我们小组把多余的土地租给了种养殖大户,租金平均分配给了村民,每人80元,我们家4口人分到了320元呢。”王明明说。过去,王明明在农闲时间也会在周边打零工,但是由于要照料农田,一年到头打工收入不到2万元。去年,光打零工就收入近4万元。

12.jpg

  田志平告诉记者,土地流转后,土地平整了,更多的种养殖户来到村里发展现代农业,如今村里引进2家种养殖大户,承包土地700多亩,发展肉牛养殖和板蓝根种植等产业,在家的大多数村民都有了双份收入,一份是自己种地的收入,一份是在基地务工获得的收入。“往年这个时候正是村民忙着拉水、抽水浇地时节。你们看,现在地里几乎见不到一个人,大家都外出打工赚钱去了。”田志平说,“引进企业后,农闲时间,村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工,每天工资150到180元。土地流转后,将村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外出打工、发展养殖业,实现了双收入,还能照顾家里。”

  转出特色 发展后劲日益增强

  暴满堂是河湾村的能人之一。2012年,他购买了旋耕机、收割机、拖拉机等配套农机具,成立了云清农机专业合租社。2018年,土地流转后,农机耕作效率比以前提高了,一年下来,收入近10元。去年,他还承包了150多亩地种植葵花,每亩地平均价收入1200元。“我是村里人,村民非常愿意把地承包给我,租金也相对较低,今年,我在这150亩地里种上了板蓝根,目前长势良好,每亩地预计可以收入1500多元呢。”暴满堂表示如果试种成功,将继续扩大土地承包规模,同时还要引导村民种植。

13.jpg

  土地流转、整合使产业上规模后,河湾村鼓励支持种植大户承包土地,盘活闲置土地资源,不断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规模种植板蓝根等经济作物,实现产业增值促增收。像暴满堂这样租赁额外面积的土地自行发展规模种植业的“小老板”,在河湾这个小乡村不断增加,有的规模种植玉米,有的办起养鸡场,有的办起了机耕队,还有的种养结合……

  “土地流转了,更多的农户搞起了养殖业。目前,我们有规模化种养殖户10余户,在村务农的村民人均在原耕种面积的基础上增加耕种3.4亩,年收入人均增加1300余元。”田志平说,让这一切都归功于“三变”改革,让农村“沉睡的资本”得以“活”起来,拓宽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渠道。

编辑: 高三宝

相关热词: 神木 土地 脱贫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