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市 产业做起来 群众富起来

2019-06-14 14:28:04  来源:榆林日报  


[摘要]  今年以来,神木市找准产业坐标,做强产业支撑,让农民参与生产、实现就业,逐步形成“一村一产业”的良好格局,让农民得实惠、集体得发展。  特色养殖奔富路  在神...

  今年以来,神木市找准产业坐标,做强产业支撑,让农民参与生产、实现就业,逐步形成“一村一产业”的良好格局,让农民得实惠、集体得发展。

  特色养殖奔富路

  在神木市中鸡镇纳林采当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记者看到,刚建成不到5个月的羊场,引进的100只优质小尾寒羊已经繁殖到350只。特色养殖带动了贫困户脱贫致富,壮大了村集体经济。

  纳林采当村属于风沙草滩区,发展养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而小尾寒羊不仅喂养成本低,一些粗的草料和秸秆都能消化,同时还有繁殖率强、生长快、产肉多等特点。不到半年时间,纳林采当村股份经济合作社243户股民就通过小尾寒羊收获了“第一桶金”。

  该村村民高礼就由村民变成了股民,并在合作社打工,当起了“羊司令”。“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卖了50只羊羔了,每只卖了720元,总共卖了36000元,现在还有40只羊羔,马上又能卖2至3万元。”对于这个养殖项目,高礼表示很有信心。

  纳林采当村第一书记黄大鹏说:“我们除了养殖小尾寒羊,还养殖佳米驴110头,种植30座葡萄大棚,今年计划修建的标准化养牛场目前正在办理前期手续。‘村集体经济+企业’是我们今后发展的方向,目前,我们正在实现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传统农村向富美乡村的转变。”

  荒山变成“金银山”

  为保障贫困人口真脱贫、不返贫,神木市不断调动贫困户参与生产、实现就业的积极性。

  沙峁镇刘梁峁村位于丘陵区,今年,该村根据丘陵地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通风好,具有生产优质果品的独特小气候,将800余亩荒山打造成梯田,通过种植桃、李子、苹果等7种果树,将荒山变成花果山、“金银山”。

  “每天工资是100至120元不等,将来这个树栽起以后挂上果,也是农民一笔大的经济收入。”正在新开垦的梯田上栽植果树的该村村民刘区堂说。

  “今年又投资了200万元,给咱们这个800亩杂果园通上水电。预计在三年以后,能给村里面带来效益,日常杂果园的栽植维护的用工全部使用本村人,解决了咱本村的就业问题。”刘梁峁村第一书记李刚义说。

  据了解,2018年,神木市完成了16个贫困村小杂粮种植、2500亩山地苹果、30亩日光温室、樱桃采摘园、葡萄种植园、“一村一品”等到村扶贫产业示范项目,提升了产业扶贫实效。今年,神木市继续鼓励、引导贫困户发展适合当地的富民产业,持续加大政策、资金、技术扶持力度,提升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让贫困群众分享产业发展红利。

编辑: 高三宝

相关热词: 神木 产业 脱贫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