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闻网讯 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
支教对每一个老师来说都是一次磨炼,毕竟它打破了原有的生活规律,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在吉基巍老师加入支教队伍之前,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必须坚持下来,尽他最大的努力干好他的本职工作。时间过得真快,一年的支教时间即将结束。作为一名支教老师,为了教书育人的梦想,吉老师在这片黄土高坡上奉献着、耕耘着、服务着,兢兢业业地立足本职岗位,搞好教学工作。
因此,从支教的第一天起,吉老师便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精心备好、上好每一节课,用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工作中,他严格要求自己,服从领导的各项工作安排,任劳任怨,他担任的是四(1)、五(1)、五(2)三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课堂上,他用爱心去感染每一颗幼小的心灵,让孩子们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孩子们的进步是他最大的欣慰。不断地感悟,不断地成长,不忘支教者的初心。在这里,他把知识教给学生的同时也教给他许多道理,从不成熟中蜕变。他或许帮不了孩子们什么,但是他会尽其所能,这样他心里才能消除些许不安,他不能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至少他可以带给孩子们希望。支教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做好引领和示范作用。在开学初,吉老师就精心准备好第一节英语公开课,以生为本,重视学生的课堂体验,他的第一节课受到同行英语老师的肯定!低调做人、踏实做事,吉老师不但自己认真上课,也经常与其他老师交流,他主动加入米脂一中学校的教师微信群,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积极参与学校的听课、评课等教育教研活动,一学年下来,他写了40多节听课记录、10多篇学习笔记、90多篇作业记录和两大本教学计划,他的业务素质也得到了更好地提高,在全县的期末统考中,五(1)班的英语成绩提高了15个名次。
教育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两个重要方面,而家访则是连接这两方面的重要桥梁。通过家访,吉老师了解了家长对孩子的一些想法、打算,进一步掌握了学生的个性特点、行为习惯、内心情感等等,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和感染力。同时,家长也通过家访关注了孩子的成长,了解了孩子在学校和班级的总体情况,更清楚自己孩子的优势和劣势,使家庭教育更具针对性。在这一学年中,吉老师走访了将近100户学生家庭,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为了孩子方便上学家长在学校附近租住了窑洞,爸爸在外打工,妈妈在家照顾孩子。几乎每户家庭都有两个孩子,甚至有的家庭有3-4个孩子,有三分之一的妈妈几乎是“文盲”,也有很多家庭贫困的孩子,他所教的四(1)班将近三分之一的家庭享受国家“低保”,所以,吉老师深深地体会到孩子的学习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真的太重要了,家长希望通过孩子的学习来改变家庭的命运,可是他有时候也能感觉到家长的无奈和无助,因为家长们对孩子的学习可以说“一窍不通”,在学习上不能给与孩子任何的帮助,所以,当吉老师离开每户学生家时,家长们对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希望老师常来家里窜窜。”这也让他感受了陕北人民的淳朴与好客。
吉老师不但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同时也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学校初中部有一位学生,家庭情况比较特殊,父母双亡,和79岁的奶奶还有50多岁身患小儿麻痹症的伯父生活在一起,而且伯父几乎没有劳动能力,家里居住的窑洞年久失修,得知这个消息,在同行戴生明老师的感染下一起上门慰问,吉老师捐助了一些钱物,还积极联系了当地民政部门,筹集了一笔民政专项资金,帮助落实了窑洞修缮计划,工程正在进行中,相信在吉老师离开前,那位孩子会有一个崭新的居住环境。那位孩子虽然失去了父母的关爱,但是得到了更多社会大家庭的关爱。在此件事情的影响下,吉老师又想到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孤寡老人,于是,他和米脂一中的师生积极筹划了慰问敬老院的活动。在扬州市“希望之星志愿者协会”的赞助下,为敬老院的老人捐助了12袋衣物,他为老人们购买了一个生日蛋糕,为老人们过了一个有意义的集体生日,当他和米脂一中的学生们一起为老人们唱起生日歌的时候,老人们一个个激动的表情溢于言表。远在千里之外的高邮市城北实验小学的师生们得知这儿的艰苦情况后,立即举办了“情系米脂,小手大爱”的图书义卖活动,为米脂一中的贫困孩子筹得7000元善款。虽然一个支教者的作用有限,可支教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爱的影响,爱的传播,这种奉献精神会影响着当地的孩子、当地的老师、当地的人们,更影响着他身边的朋友,以后他们也许会将这份爱传播出去。
一年的支教工作是短暂的,是忙碌的,也是充实的!尽管吉老师的支教生活看起来显得有些平淡,但将是他人生道路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值得他一生珍惜和追忆。
(吉基巍 记者 许鹏)
编辑: 高三宝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