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彦伶 通讯员 胡运森
孟夏的西安,生机盎然。5月22日至23日,以“慈善工作实务操作、互联网筹资培训”为主题的全省慈善协会会长研讨班在西安举行。
会上,来自全省12个地市、107个县(区)慈善协会会长、副会长及相关机构负责人参加会议。省慈善协会会长刘维隆出席并讲话。
22日上午,西安唐城宾馆二楼会议大厅座无虚席。省慈善协会会长刘维隆,常务副会长李荣杰,副会长张文亮、张凤英、孙忠信、李和陆续走上演讲台,分别就《如何当好一名优秀慈善会长》《怎样做好慈善组织的内部治理》《创新慈善募集方式》《让爱相伴》《慈善实业》等作主旨演讲。
据了解,目前全省12个市(区)和107个县(市、区)全部成立了慈善会,各级慈善志愿服务组织达6123个,慈善志愿者45.5万人。省慈善协会成立了志愿者总队,组建了扶贫、健康、文化等7个志愿者服务联盟及慈善艺术总团。在乡村、社区、机关、学校及敬老院、福利院等地,经常能看到身穿红马甲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他们已成为三秦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全省慈善联合大行动是陕西慈善工作的成功经验。十多年来全省开展的“三大节日”大行动,惠及贫困群众136万多人,深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善款募集是慈善事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柱。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为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设立冠名慈善基金及小微基金;开展全省“百日慈善募集大行动”、“9·5献爱心慈善联合募集大行动”、慈善一日捐;网络募集和外联合作筹款等均取得显著成效。
据了解,多年来,省慈善协会坚持项目为王,品牌至上,围绕扶贫攻坚,大力推进慈善社区发展。截至目前共实施慈善项目13286个,全省修建慈安桥4328座;慈善教育进学校全省覆盖;建慈善老年大学67所;建关爱儿童之家84个;慈善筑巢项目183个;实施“关爱花蕾”项目20个,帮扶困难群众超过1000万人次。
22日下午,研讨会进入各地交流工作经验环节,各市县区慈善工作亮点频现。主要表现为:各市慈善会在款物募集、项目实施指导,各县区重点在于项目实施;陕南的安康、汉中、商洛等市突出了慈安桥、慈善老年大学、关爱儿童之家建设;关中的西安、宝鸡、渭南、咸阳、铜川、杨凌等市区重点开展了慈善文化、慈善教育项目;陕北的榆林、延安等市亮点为善款募集、慈善扶贫项目。
23日上午,省慈善协会副会长赵浩义以《构建新思维开发新动能开创陕西慈善工作新局面》为题作全面讲解。
赵浩义表示,“互联网+”创新出全新、多样、有效的行善方式,推动慈善事业进入“人人做慈善”的公众慈善时代。其优势是实现了救助信息化、募捐渠道多元化、慈善文化传播普及化、大众行善便利化。不但创新了慈善募款方式,扩大了慈善组织的影响力,还改变了公民的慈善行为,提升了慈善组织的公信力。2016年以来,省慈善协会网上推介项目超过千个,募款过1亿元,其中外省占50%。我省要紧紧围绕精准扶贫、慈善捐赠、NGO组织、大病救助、志愿者团队、规范运作六个维度着力突破,实现陕西慈善事业发展新局面。
据了解,从今年开始,省慈善协会联合市县慈善会,积极利用互联网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慈善社区(村)创建。
省慈善协会会长刘维隆指出,目前慈善事业正面临和经历着关键转型时期,从狭义化走向公益化,慈善行为从简单化向物质救助、精神文化救助和社会治理相结合转变,募集手段由单一化向多样化、科技化转变,行善主体从少数精英到大众群体转变,由行政管理为主向“五治”化转变。他表示,慈善永远在路上,慈善人要讲担当,慈善组织的负责人要当好主角,要有初心,有志向,有激情;要有学习与创新的意愿和能力;要适应新岗位,提高决策谋划能力,统揽全局,把握重点,善于谋“势”,超前思考,谋求整体工作迈向新水平;要注重提高组织执行与协调合作的能力;带好班子,抓好队伍建设,以应有的情操感召人,以亲和的形象凝聚人,以独有的魅力吸引人。
慈善路上后发有力,慈善阳光无限灿烂。三秦慈善事业发展的明天更美好!
编辑: 张洁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