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式晚年:“退而不休”一定意味着晚景凄凉吗?

2018-07-30 09:27:14  来源:各界导报  


[摘要]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数据,2016年日本约23%的65岁以上老人还在继续工作,比例是G7成员国中最高的,超过了美国的19%。不少日本人都有工作到死的意愿,甚至有个口号就是:“不工作,会变老。”长时间加班,也衍生“过劳死”的问题,但即使如此,对这种沉重的工作表示不满的日本人仍然很少。日本的文化语境,强调的始终是每一个人必须拼命工作。...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数据,2016年日本约23%的65岁以上老人还在继续工作,比例是G7成员国中最高的,超过了美国的19%。不少日本人都有工作到死的意愿,甚至有个口号就是:“不工作,会变老。”长时间加班,也衍生“过劳死”的问题,但即使如此,对这种沉重的工作表示不满的日本人仍然很少。日本的文化语境,强调的始终是每一个人必须拼命工作。

  但是,日本老人“工作至死”的现象,并不完全因为是劳动力短缺或是经济压力沉重,这更与老人们自己的生活态度、个人从属集体、害怕孤独死等心理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一生悬命”这个词包含着日本人全部的人生价值。古日语中“一生”原意是一块领地。“一生悬命”就是镰仓时代武士不惜生命来保卫祖传的领地,即在自己的职位上,花费毕生精力,拼命地努力。正如在东亚儒家文化圈中,勤奋与自我奉献,一直都被当作人人追求的人生哲学。在日本,一个人说自己“辛苦”,包含了一种复杂的情感,越辛苦越自豪,“勤”更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赞誉。

  正是因为持有这种生活态度,日本人不愿意放弃工作,老人们的理由是“我还能做,而且我还想做。”努力工作成为工薪阶层老人的一种日常,借此获得尊严和社会安全感。

  而现代快节奏的社会里,人际关系式微,越来越多的老人正在面对孤独死。而工作有助于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建立稳定家庭关系的基础。

  越来越多“退而不休”的例子正推动日本企业及其员工重新考虑退休年龄问题,日本政府也开始调整社会福利和劳动力政策,减少老人就业的障碍。

  与当今中国相似,很多日本的老年人得益于资产增值,成为经济高速发展的受益者,然而日本也确实有很多老年人深陷贫困,这主要是由当年的经济危机造成的。“下游老人”的问题不只是超越了老年一代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关乎着全体国民切身利益的问题。

  在日本,越来越多的民间社会组织鼓励老人,打破根深蒂固的“不能自立很羞耻”的传统观念,正确了解和理解社会保障的真实内涵与申请援助的基本知识,同时尽可能做好个人的财产规划,用一种开放的心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通过社会活动建构丰富的人际网络是个体应对晚年贫困的有效路径。

  (澎湃)

编辑: 罗亚秀

相关热词: 日本 文化 老人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