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 ——访陕西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梁家河》责任编辑刘景巍

2018-06-13 11:17:02  来源:各界导报  


[摘要]在拿到《梁家河》初稿的那个周末,刘景巍用两天时间读完了10余万字。...

  □ 首席记者 原登荣

  在拿到《梁家河》初稿的那个周末,刘景巍用两天时间读完了10余万字。

  作为《梁家河》一书的责任编辑,陕西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刘景巍是这本书的第一读者。她说:“掩卷时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胸口似乎被一种无形的力量重重撞击着,梁家河的故事打动了我,相信也会深深地打动读者。”

  45次修改 《梁家河》深受读者喜爱

  “《梁家河》出版一个月来,已累计发行220余万册,全国各地纷纷掀起了学习宣传热潮。”说起《梁家河》一书的受欢迎程度和由此带来的影响,刘景巍一脸喜悦。

  谈及《梁家河》的选题缘起和编辑出版过程,刘景巍娓娓道来:“2016年9月,我社与延安市委、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筹建延安书局之时,就将《梁家河》一书列入工作计划。”她说,当年10月便与延安市委同志一起到梁家河开展调研,随后制定了编写大纲、安排编写进度。

  2017年1月,刘景巍终于拿到了初稿。在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她又多次到梁家河采访、查找核对资料,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先后对书稿进行了45次修改。“在编辑出版《梁家河》的整个过程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和情感升华。”刘景巍动情地说。

  7年岁月 梁家河珍存宝贵精神财富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梁家河》一书责任编辑,刘景巍说,自己每读一遍,都会有不同的认识和体会。

  “不满16岁的习近平,从繁华的北京到偏僻的陕北山村,从初中学生到天不亮就要上山干农活的知青,生活环境的巨大差异、面临的艰难困苦都考验着他。”刘景巍说,正是在陕北这片贫瘠的土地上,青年习近平立下了为祖国、为人民奉献一生的信念。

  梁家河7年知青岁月,这里的山山峁峁、沟沟岔岔都留下了习近平的足迹和汗水。

  “从过‘跳蚤关’‘饮食观’‘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开始,他一步步践行自己的理想信念。冬季打坝一天推200车夯土、挽起裤腿光着脚站在刺骨的冰水里干活、检查沼气池通气管故障时即便粪水喷了一脸依旧乐呵……”刘景巍说,梁家河记录了习近平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青春岁月,也见证了总书记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坚定信念。

  读书修身 在艰苦奋斗中磨砺意志

  在梁家河人的印象里,习近平常看砖头一样的书,吃饭时在看,上山放羊时也不忘阅读。

  “夜深人静时,习近平常常就着煤油灯微弱的光读书至深夜,第二天起来鼻孔都是黑的,吐出的痰也是黑的。”刘景巍说,“但不管环境多么艰苦,他都一直保持着读书的习惯。对他而言,读书不仅是一种生活习惯,更是一个不断成长、丰富精神世界、追求真理的过程。”

  “如何选择人生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用他的人生实践给了我们响亮的答案——读书修身,在实践中锤炼,在艰苦奋斗中磨砺意志。”刘景巍深有感触地说。

  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刘景巍认为,每一个青年人都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只有练就过硬的本领,才能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之歌和精彩人生。

编辑: 罗亚秀

相关热词: 梁家河 刘景巍 精神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