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刘宁)从5月14日纪实文学《梁家河》一书在潼关发行以来,广大党员干部采取多种形式,学习梁家河精神,感悟习总书记浓浓为民情怀。
在城关街道办、司法局、人民之家、矿山综合执法局、潼关中学等单位,通过开展读书分享会,学习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精神,深刻领会梁家河的“大学问”,感悟习总书记的为民情怀。
县委宣传部、县法院组织干部职工走进梁家河学习和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知青岁月中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实地参观了知青井、村史馆、沼气池、铁业社、知青旧居,了解当年习近平总书记为解决乡亲们的温饱修渠打坝,建成陕西第一口沼气池,将自己获奖的三轮摩托车换成磨面机等故事,深刻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根植于内心深处的人民情节,明白了每一位干部的成长都是在人群众工作中实践奋斗出来的。
县广电中心开设了“潼声朗朗《梁家河》”栏目,每天在电视台、“潼关微视”微信公众号刊播《梁家河》1-2个章节内容,引导全县干部群众感知领袖为民情怀,汲取更多养分。
潼关县已将《梁家河》作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活教材,要求各党委中心组及每名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梁家河蕴含的大学问,深刻体悟其中蕴含的为民造福的初心、迫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中华复兴的梦想,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全县干部群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全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切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撸起袖子加油干,在新时代干出新业绩。
编辑: 张洁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