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定位绘蓝图 筑牢脱贫攻坚基
记者 王万斌
“今年土地流转分红3676元、帮扶投资分红3150元、小额贷款分红4000元、光伏分红100多元、我老两口养老高龄补贴5280元、粮食补贴542元、生态公益林补贴30多元、残疾补助720元、今年我两口收入17500多元”刚摘掉贫困户帽子的王兴发老人兴高采烈搬着指头算着今年的细账。
三庙村位于临潼区穆寨街办西南部,距西安60公里、临潼35公里,沟大山深,11个村民小组,241户,分布在纵横10余里之间,故称十里庄湾。其中贫困户18户51人,属于陕西省级贫困村,也是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的精准扶贫帮扶村。
抓基础设施建设 筑牢脱贫攻坚根基
2016年7月,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洪涛带领院领导及党组成员多次到三庙村进行调研,结合调研实际,组织召开扶贫工作推进会,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并派驻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进驻三庙村,围绕脱贫攻坚首先要求从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念好扶贫经,唱好致富曲。
驻村扶贫工作队根据院党委指示精神,走村入户,摸清帮扶对象情况,核实档案资料,确定扶贫措施及中院帮扶目标等等,了解了三庙村的状况,包括人口、现状、历史沿革、交通、名木古树和目前产业等情况,并写下了《三庙村概况》《三庙村记》等。不仅如此,工作队得到了村两委会班子的积极支持与配合,为了修通入村公路,村支书杨洁在寒冷的冬天在山上工棚里住了40多天。为了方便越野车队来村里考察,村主任王立峰光着膀子拿着砍刀在前面为车队砍草开路……。原来通村硬化道路狭窄,大型车辆来回无法通过,群众出行极为不便,要想加快促进经济发展,改变过去进不来出不去的落后现状,市中院驻村工作组不辞辛苦往返于市交通局和区交通局协调解决,将村上的道路加宽至 4.5米,缓解了流通渠道的压力。
三庙村距离穆寨街道办27公里,这也是东岳中心小学学生必经之路。谈起路,在村子开小型磨面坊的村民郑永良激动地说:原来天一下雨,路就没法走,出不去村,特别是这些学生娃们,翻过去沟走到对面好路上就得一个多小时。中院驻村工作队了解到这种情况后,及时汇报院党委,并多次与区上及交通部门联系协调,取得了多方支持,终于把这条出村便民公路提到议事日程。今年10月底,这条通往穆寨街办被称为“临潼第二最美环山路”的3.5公里出村道路正式通车,村民去镇上办事的道路由原来的27公里缩短到16公里。
迄今为止,在西安中院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2.2公里的村组道路拓宽已经完工;一期项目投资577万元3.5公里乡级公路过村段已经建成通车;项目投资9.8万元的2.2公里道路绿化已经完成;通过筹集社会资金20多万元,解决了100多户生活用水改造及解决游客“入厕难”村里公厕修建问题,使村民小组全通自来水,接通生产生活用电,网络通讯正常,三庙村村级敬老院、村级卫生室、村级招待所—静竹轩山居民宿已经建成;社会力量捐赠的7万元完成对三庙村党员活动室加盖二层并投入使用;单位帮扶、社会捐赠3.9万元的农家乐——三贤阁建成并投入使用;经过市中院与水务部门协调投资417万,可解决600多亩土地灌溉和人畜用水的戏河水源涵养地生态蓄水建设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施工。“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已经完工,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发展产业保发展 把脉定位绘蓝图
在调研考察中,西安市法院驻村工作队深刻意识到,“产业扶贫”才是脱贫的必由之路。西安市法院派驻在三庙村驻村工作队的第一书记高俊岗在详细调研后表示,近几年,随着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因为缺少经济主导产业,村里年轻人基本都外出务工了,留在村里的一些孤寡伤残老人,渐渐走向了贫困之路。高俊岗意识到,要帮助村民们实现脱贫致富,就必须建立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将在外务工的年轻人都吸引回来,在家门后就能实现工作增收,这样才能实现院领导提出的“户户有产业,家家有笑声”的扶贫理念。
三庙村发展哪种产业才能实现脱贫增收呢?通过调研,驻村工作队发现,三庙村其实是一个有历史有故事的地方,北宋时期,穆桂英曾在这里屯兵练兵,四周堑沟,悬崖峭壁上有训营瞭哨之土台。村里有市政府编号保护名木古树12棵,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而且,三庙村,沟深林密,植被覆盖率较高,空气清新,夏季凉爽宜人。立足地理气候优势,发展乡村生态观光旅游产业是条不错的路子。
西安市中院驻村工作队他们就多次邀请市农林委等部门的专家领导来实地考察,积极联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和名城委等部门专家,为三庙产业发展把脉问诊,因地制宜,确定了以十里庄湾为核心区带动下的“三庙村田园综合体项目”实施方案。 结合专家意见确定了千亩核桃园和千亩鲜花梯田的发展方向,将传统麦田与玫瑰、常夏石竹、紫锥菊、杭白菊等各色花卉穿插种植,打造特色的七彩梯田.
为扩大种植规模,提高复合经济效益,流转土地397亩,市中院驻村工作队和三庙村两委积极对接花卉公司、联系陕西明锐天然产物有限责任公司,先后投资60余万元,建设玫瑰产业种植基地,驻村工作队筹资73400购买花卉种子。
去年11月2日,全国民企500强企业雪松控股集团援建的玫瑰种植基地揭牌,基地一方面流转贫困户土地,以补贴的形式发放给贫困户;另一方面,可以安排贫困户就业和发展产业,所产玫瑰可以烘干加工,终端产品为玫瑰精油,也可以进行深加工,发展第二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工作队及村委负责指导销售,所得收入全部归贫困户和村集体,稳步走向共同富裕之道路。
现三庙村已发展核桃种植860亩,中草药种植600余亩,发展玫瑰、常夏石竹、杭白菊、重瓣金鸡菊、紫锥菊及虞美人等品种,共计种植1000余亩。为让贫困户有中长期产业,他们给贫困户提供玫瑰苗,紫锥菊苗,目前玫瑰压苗和紫锥菊育苗工作已经结束。通过发展产业、乡村旅游,三庙村从穷山沟变成了美丽乡村,西安中院在村内各个道路口出资近10万元设置了精致的指示路牌、游览路线图及三庙村介绍、古树名木介绍等文化牌,新修建的民宿已对外营业,村上18户贫困户,除了两户五保户之外,16户11月20日,18户贫困户除两户“五保户”外,其余16户全部通过市级脱贫验收。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777.76元。
如今的三庙村,长廊亭阁鳞次栉比,古树红花相对成趣,民俗小院错落有致,沿村随处可看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乡风的壁画,这里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映衬着三庙村悠长文化的印痕和西安中院法官们的辛勤付出。
编辑: 罗亚秀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