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好“四力”大有作为

2018-11-09 08:48:52  来源:各界导报  


[摘要]又到记者节,作为一名新闻记者不禁问自己:新时代怎样做有担当、有作为、有梦想的好记者?怎样做让党和人民信赖的好记者?...

□张宝勤

  又到记者节,作为一名新闻记者不禁问自己:新时代怎样做有担当、有作为、有梦想的好记者?怎样做让党和人民信赖的好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这就要求记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练就扎实过硬的采编业务“真功夫”,写出更多感染人的好作品。

  要练就勤快的“脚力”。有句话说,记者的稿子不是用笔“写”出来的,而是用“脚”跑出来的,“脚下有泥,心中有光”。要在第一时间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就要到基层“找感觉”,到现场“抓活鱼”。所用素材是否来自第一现场,新闻能否把握时代脉搏,反映群众呼声,文风是最好的“试金石”。

  要练就敏锐的“眼力”。要准确地告诉读者“怎么样”,就要从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发现有意义的人和事,捕捉有价值的闪光点;发现事物的本质,不被表面现象所蒙蔽,透过表象探求事件的真相,发现事物发展的趋势,从水滴看海洋,从树木看森林,从当下看未来。

  要练就善思的“脑力”。不仅要“讲好故事”,还要给人启迪,让读者知道“为什么”,明白新闻背后的缘由。要善思考、勤思考,注重诠释解读,提供立场观点,走进群众的“心坎”。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抓住问题要害,查找问题根源,寻求解决路径。

  要练就独特的“笔力”。弄清楚素材哪些取、哪些舍,落墨何处详、何处略,运笔何时重、何时轻,多写感人肺腑、百读不厌、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佳作。新闻发生之时就是“出发之时”,事发现场就是“采访现场”,记者要熟练掌握写作规律,锻炼倚马可待、行文自如、水到渠成的功底。

  “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记者素质高不高,采访是否深入、细致、扎实,直接关系到稿件质量的高低。新闻前辈范长江之所以能写出中国新闻史上的名篇《中国的西北角》,首先得益于采访时跋山涉水,徒步长征路。希望他的故事能激励更多的新闻工作者砥砺担当,更有作为。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记者节 作为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