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建言加强小语种人才培养 省教育厅在加强非通用语种专业建设方面开设绿色通道

2018-09-14 08:39:34  来源:各界导报—各界新闻网  


[摘要]中欧班列、中巴经济走廊、匈塞铁路、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赞比亚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快速推进,小语种人才需求呈井喷态势,各相关语种人才供应纷纷告急。...

  □记者 王惠玲

  中欧班列、中巴经济走廊、匈塞铁路、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赞比亚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快速推进,小语种人才需求呈井喷态势,各相关语种人才供应纷纷告急。

  在今年我省两会上,民革陕西省委会就关注的这个问题,提出了《把我省打造成“一带一路”小语种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议》。建议中提出,陕西要充分发挥高校外语教学资源较多较强的优势,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小语种人才培养。

  省政协委员、西安外国语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院长马福德也在今年的省两会上,提出了《关于支持非通用语种专业申报与建设的提案》。

  小语种专业建设发展困难多

  “西安外国语大学目前开设的外语非通用语种专业有23种,计划在‘十三五’规划的最后一年能开设到40种。”马福德介绍,西安外国语大学目前的23个小语种专业学生约有1400人,教师上百人。今年6月份的毕业生就业统计,西安外国语大学小语种专业就业率在93%以上。“招生人数少,年轻教师因收入问题留不住,小语种专业建设发展困难较多。”在马福德看来,在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语言支撑和人才服务的计划实施中,学校遇到了体制机制和经费等方面的困难。

  马福德以天津教育厅2017年一次性批准天津外国语大学申报的13个专业为例,建议我省应对申报填补我省专业空白的专业给予政策支持,不限定申报专业数量。同时,他还建议提高生均经费拨款基数。

  民革陕西省委会在《把我省打造成“一带一路”小语种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议》中也提到,我省应在国家整体规划的基础上,由省教育部门牵头调研,摸清我省高校外语人才培养及留学生招收培养状况,对外事工作特别是企业在短期和较长时期内对小语种人才的大体需求情况,建立关键性语种人才的培养、使用和储备机制,以此引导高校合理有序、突出重点地进行小语种专业建设。

  超额审批非通用语种专业

  记者了解到,教育部于2015年10月印发了《关于加强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培养国家亟需非通用语种专业人才,优先开设相关非通用语种专业。根据教育部规划,到2017年,我国高校开设的外语非通用语种专业数量将达到94种,实现对已建交国家官方语言的全覆盖。

  省教育厅工作人员赵登攀介绍,省教育厅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在加强非通用语种专业建设上开设了绿色通道。“为了保障大学所开专业的质量,我们在专业申报审批上很严格,每年审批的新增专业不多,但在非通用语种专业上,我们做到了超额审批。”赵登攀说,2016年省教育厅支持西安外国语大学开设哈萨克语、乌克兰语、马来语、波兰语等4个专业。2017年,支持西安外国语大学开设白俄罗斯语、捷克语、罗马尼亚语、希腊语、匈牙利语和菲律宾语等6个非通用语种专业。以上专业皆顺利通过教育部审核。

  “在经费上,我们也给与了支持。”赵登攀说,2017年专门设立《“一带一路”非通用语种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省级重点攻关项目,支持西安外国语大学开展非通用语种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并给予每年5万元研究经费,连续支持2年。

  对于我省其他高校小语种建设的支持,赵登攀说:“目前主要以西安外国语大学为主,其他高校由于师资条件紧缺、自身条件受限等原因,在小语种专业发展上存在困难。”

  针对我省高校小语种专业建设中存在投入不足、师资缺乏、校企衔接不畅等问题。赵登攀表示,省教育厅将加大调研力度,鼓励高校扩大小语种专业覆盖面及招生人数,通过丝绸之路教育合作交流会等活动,为高校发展小语种建设、师资引进、校企对接合作等搭建平台。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小语种 人才 一带一路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