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三线”建设历史遗存保护开发的建议

2018-08-03 18:08:26  来源:各界导报—各界新闻网  


[摘要]  我县部分委员反映,我省作为投资和建设规模第二的“三线”建设大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建成了数以百计的涉及国防、交通、能源等方面的大项目。目前,这...

  我县部分委员反映,我省作为投资和建设规模第二的“三线”建设大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建成了数以百计的涉及国防、交通、能源等方面的大项目。目前,这些项目都已搬迁到条件较好的城市,在各地遗留下大批荒废的厂房和设施,因风吹雨蚀、人为破坏岌岌可危,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道道“伤痕”。

  “三线”建设独有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文化内涵,不仅是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我国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年代的特殊历史遗存,不能丢弃。为此我们建议:

  一是做好普查工作。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有关要求,将“三线”历史遗存作为普查对象,组织力量对当地“三线”建设遗留厂房和设施现状进行普查,摸清家底,及时依法予以保护。

  二是加强政策指导,合理开发利用。各地政府要按照工信部《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将推动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大力发展工业旅游作为发展工业文化产业的重要任务,组织专家在前期普查基础上进行分类评估、科学规划,提出指导意见。要不断完善措施,探索建立工业遗产名录和分级保护机制,推动“三线”历史遗存保护和利用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力度,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工业遗产保护领域,合理开发利用“三线”历史遗存,不断改善工业遗产保存状况。

  三是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小镇。可借鉴河南省济源县、安徽省霍山县的成功经验,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整合相关资源,多措并举,在“三线”建设原有厂房和设施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小镇。四是加强宣传,助推旅游。要通过保护和改造,加大对“三线”建设历史遗存的宣传,发挥我省绿色生态优势,助推乡村旅游。(凤县政协?孟祥文)

编辑: 超级管理员

相关热词: 三线 历史遗存 保护开发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