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无疆

2024-04-25 09:08:36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 公元643年,天竺国久负盛名的佛教圣地那烂陀寺,佛号高扬,香火袅袅,庄重肃穆的大殿前,高僧林立,百姓摩肩接踵。...

 

 铜川市宜君县千年娑罗树实拍图

  一

  公元643年,天竺国久负盛名的佛教圣地那烂陀寺,佛号高扬,香火袅袅,庄重肃穆的大殿前,高僧林立,百姓摩肩接踵。大殿门外一排枝叶纷披的娑罗树下,众多的佛家经卷早已捆扎结实,装点齐备,赐送的日常用品也已准备停当。来自东土大唐的玄奘法师即将启程回国。

  虽然已详谈数日,一切皆在预料之中,但临到话别,前来送行的戒日王还是面露凄然之色,他缓慢深沉地对玄奘道:“此一别,关山万重,险阻无数,不知今生有无会面之日……法师临行可有话要说……”玄奘的心境是激动又复杂的,故国大唐让他魂牵梦绕,归心似箭,然一旦就此作别,苦心求学十七载的异国他乡,无异于永别。玄奘稍作沉吟,慢慢回转身来,手指大殿外的娑罗树,满怀深情地说:“那树枝繁叶茂,品相不凡,可寄我情,请把此树的种子舍我三颗,我随佛典一起带回东土……”

  1380多年后,一个樱桃红透、麦浪翻滚的五月天,在距离古长安北侧百余公里的铜川市宜君县太安镇艾蒿洼村一面葱绿的山坡上,我与几位文友正在仰望一棵树。此树绝非寻常之物,它奇特的身世和悠长的历史,令人惊异咋舌。这树正是一千多年前,玄奘法师从那烂陀寺带回的三颗种子中的一颗,是玄奘法师亲手种植,看着它发芽扎根、开枝散叶成长起来的。听到解说员的讲解,我不禁肃然起敬,满心虔诚。从远处看,其树冠大若华盖,犹如漂浮在山头的一团静谧入定的祥云;走近细瞧,娑罗树雍容大度,器宇轩昂,身形壮硕雄浑,枝叶繁密交错,烛台样的花朵,雪白芬芳,层层叠叠,密布其间,不可胜数,仿佛盏盏高举的烛火闪闪烁烁,熊熊不息。这可不是一般的树啊,我心下感叹,不只是随着四季的风,变换着色彩,装点着岁月,它该有过多少波澜壮阔的不凡经历,它伴随着玄奘法师,从恒河的滔滔声浪中走到黄河西岸苍莽的子午岭,从贞观之治的盛唐气象走到中华圆梦沸腾的今天。它皴裂的枝干间留存着法师的体温,它手掌样的叶片上承载着法师的教谕,它雪白的花朵里寄托着法师多少悲悯的情怀。这些静静燃烧着的灯盏样的花朵,照亮了娑罗树的来路,也照亮了众生前行的步履,照亮了喧嚣纷繁世界的浓云惨雾。它用绿叶繁花,向时空万物温情地诉说着一部鲜活生动的佛教历史。

  娑罗树不是有三棵么,那两棵在哪里,境况又如何呢。我的思绪正在飞扬飘绕间,同行的文友问起讲解员。听到一席讲解方才得知,那两棵树的际遇山重水复,冰火两重天,让人感慨、唏嘘。

  二

  原来如此。公元645年,玄奘法师历尽千难万险回归大唐,在觐见唐太宗时,恰逢御马遭遇“结症”,生命垂危,马上取得江山的太宗,自然心急如焚,坐卧不宁,然御医百使良方皆不见效。玄奘见状,随即呈奉一颗娑罗子,研成粉末,调成药汤侍喂,御马即可痊愈。太宗龙颜大悦,惊叹娑罗子之神奇,当即让玄奘在御赐译经宝地种下剩余的两颗娑罗子。这块幸运之地就是位于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内的玉华宫,玄奘法师晚年翻译大量佛典著作之地,亦是大师的圆寂之处。据讲解员说,当年正在日以继夜翻译佛典的玄奘法师,一天,他发现弟子白天昏昏欲睡,夜晚魂不守舍。经暗中观察,才发现原来这些弟子受到门外两棵娑罗树影响,以致凡心萌动。原因是这两棵娑罗树相距数尺,白天自然分开,夜深人静时,互相缠绕,如胶似漆。玄奘心有所思,为完成译经大业,遂命人将其中一棵移至十余公里外的艾蒿洼村,就是我们面前站立的这棵娑罗树。位于玉华宫的那棵因伤心千年,落泪千载,终于油枯灯灭,于1996年仲夏仙逝。

  这便是另外两颗娑罗子的结局,加上眼前的,来自古印度恒河岸边的三颗娑罗子竟然有着迥然不同的遭际。我不由陷入沉思,一母同胞,一家之境,同一片晨昏,同一双大手的携带引领,同样征服了千难万险,末了却有着千差万别的命运。危难降临,挺身而出,献出生命,为唐太宗舍身救御马的那一棵娑罗子,该是佛教徒的化身,是佛教经典的身体力行者,是落脚在中华大地上永不凋谢的常春树。我猜测,玄奘法师原本的心意,是让剩余的两棵娑罗树,陪伴玉华宫,守卫佛经典,助力大业完成,却没承想节外生枝,凭空飞来一场“情劫”。那棵在玉华宫伤感千年,最终抑郁而死的娑罗树令人最为遗憾和痛惜,九死一生之后的温柔富贵乡,让它迷失了方向,且永不悔悟,及至丧命、辱身。听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流淌在大唐西市的那一滩散发着余温的青春热血——玄奘法师弟子辩机悲惨的一幕。相传唐太宗得知玄奘法师十七载的不凡经历和对佛典回归的非凡贡献,给予他无上的礼遇,赐金、赐官,皆被清心寡欲的法师宛然拒绝。太宗又把大慈恩寺,现在西安市的大雁塔,命人修缮一新,专供法师用来翻译佛典。其间,玄奘的得意弟子辩机,才貌双全,出类拔萃,著名的《大唐西域记》就是玄奘口述,由他执笔完成。无法预料的是,不测风云飘过,背靠师傅这棵大树,辩机心气高傲,不能自持,私藏了公主的绣花枕头,太宗得知原委后,龙颜大怒,拒绝一切求情,包括玄奘的苦苦哀求,终被腰斩于大唐西市。

  血淋淋的悲剧让这棵娑罗树又一次上演。虽然辩机资质不凡,悟性极高,学识渊博,得以真传,是玄奘心目中的第一大弟子,第一号传承人。然而从这一“情劫”故事中,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便辩机没有被斩杀,以他的自律度,也无法完成法统的传承。再设想一下,如果去天竺国取经的不是玄奘,而是辩机,以他的浅薄修为,岂能摆脱诸多诱惑,取得真经,平安回国。即便破天荒、破冰河,取回佛教真传,他能否以赴死的决心,毕其功于一役,翻译出那卷帙浩繁的佛家经典,答案是否定的。他无法完成这样神圣宏大的伟业。在这一点上,辩机永远不可比肩他的师傅玄奘。再进一步大胆推想,可以这样认为,虽然辩机走了邪路,咎由自取,但玄奘法师对弟子的管束方面多少也有失策之处,重才而轻德,一失足成千古恨,结果不但害了弟子性命,辜负了自己厚望,还让法师在大唐宫廷上下、京师民众之中颜面尽失,涂抹了无法更改的人生败笔。

  三

  伫立山头,山风习习,苍茫的子午岭,让我陷入沉思,三棵娑罗树,宿命大相径庭,一棵树用生命诠释了佛教宗义的大慈大悲,站起来垂直,行走间正直,躺下来笔直;一棵演绎了佛教清规戒律的悖逆,沉湎情欲,自我毁灭;而独有眼前这一棵娑罗树奇伟坚毅,心无旁骛,一路修行,一路前行,一路春风化雨,普度众生。它历经沧桑,精魂不散,护佑佛教绵延,伴随古刹梵音,给法师无尽的慰勉。我不由思潮涌动,与玉华宫结缘的两颗种子,两棵树,一枯一荣,枯者,便如天竺古佛早已凋零衰竭;荣者,却因玄奘一己之功扎根中华沃土……冥冥之中,我突然意识到,其实,玄奘才是真正意义上,天竺归唐的那颗不朽的文化种子!一次生命的远行,一次文化的探索,一次文明的远征,一次思想的发现,有悲欢,有关隘,更有信仰之神……仰头凝望,这棵仅存的娑罗树,它的树冠巍巍堂堂,它的枝叶泼泼洒洒,它铺陈一地的浓荫,散开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广,从黄河岸边激扬到亚洲世界,从贞观雄风一直澎湃到宋元明清、民国烽火,奔涌到五湖四海,成为世界各国的文化清泉。

  环绕着娑罗树的围栏缓步慢行。我脑海里忽然掀起大海风浪,想到六次东渡日本的鉴真、七下西洋的郑和,想到丝绸之路上张骞那一行深深的足印,想到了利玛窦、马可·波罗,甚至想到驼峰航线上陈纳德横空掠过的战机、山西前线手术台前白求恩大夫弯曲的背影,想到了新时代“一带一路”征程上一往直前的身影……尤其是与玄奘同宗教、同朝代、同命运的鉴真大师,两者皆为大唐得道高僧,一东渡,一西游,一远涉重洋巨浪,一徒步沙漠瀚海,一历经17载花谢花飞,凯旋而归,一五次失败,屡败屡战,第六次登陆东瀛岛国,扎根54年广施恩惠,至死不悔。在那异域孤岛的小庙里,在夕阳柔和的余晖中,在繁星初上的辉光下,思念的小舟一定载起过鉴真大师越洋破浪,回到大唐春夜凉爽的晚风中……然此心安处是故乡,在新家园转变、吸收、开花结果,像蒲公英一样播撒种子以尽清欢,直至枯萎凋零,为胸间的信仰,为骨中的信念,为血液里沸腾的信心,零落成泥,碾作尘土……他们都是一颗颗金色的种子,孤注一掷,回望沃野水滨最后一眸,孑然一身走向最为急需的荒野僻境;他们都是参天大树,遮阳挡雨,挺立山河;他们都是仗剑远行的人,无畏黑暗,无惧困厄,为理想、为信仰、为文化、为友谊,不遗余力,默默前行;他们脚下的路径没有止境,只有广阔没有尽头,只有进军的号角,没有休止符;他们的印记留在岁月里,留在风浪中,他们走四方、探世界的行进精神,将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巍巍丰碑上!

  想到这里,我心中陡然闯入一个沉甸甸的词语:大树无疆。对!大树无疆,这里的大,应该是胸怀的大,志向的大,信念的大,能量的大,格局境界的大;而这里的疆,应该是地域的疆,空间的疆,时间的疆,岁月的疆,知识的疆,文化的疆,文明走向之疆……大树无疆,在历史地域上的无疆,在文化时空中的无疆,在思想信仰王国里的无疆、无界。

  四

  一文友轻声说:古天竺国物品极盛,无奇不有,为何玄奘临别要选择带上娑罗子。我想,这自然是对那烂陀寺、对戒贤法师、对他恒河流域那十七载学海苦舟生活的纪念,是让有着佛教气息的生命与他永久伴随,是让佛教圣地时刻给自己以激励与指引,是不忘根本,不迷路途,不忘出发点,时刻瞄准目标靶点的矢志不移。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南亚恒河边上的水汽、热气,能否在这棵娑罗树上找到痕迹,不得而知,但眼前这面平常无奇的小山坡,因为有了这棵娑罗树的昂然站立,而气象万千,光彩夺目。山风过处,缠绕在树身上的红色布条,轻轻飘起,这无疑叙说着人们的敬畏之心,感恩之情,祈福之意。望着眼前的娑罗树,同行的挚友、林业人郝维正不无忧心地说:疫情前来过多次,这树还相当精神,这次见到,树冠上有的枝杈干枯了,没有几年前那样的旺相了。讲解员答道:镇上早已发现这个情况,打算请专家来会诊,给营养,给予方案……绕树默默走过三圈,依依作别。耳旁传来“算黄算割”亲切迷人的叫声,艾蒿洼的山野里洋溢着一股丰收在望的喜悦。是的,期待有更多的呵护和滋养,让这棵留下过玄奘法师指印的娑罗树焕发青春,精神昂扬,挺立在长安北部的山坡上,挺立在黄河滚滚的涛声中,挺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道旁! (李翔)

编辑: 张洁

相关热词: 天竺国 高僧 宜君县 千年娑罗树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