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名人怎样办年货

2020-01-22 11:38:51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陈寅恪先生一家1942年在香港的春节过得甚是窘迫。因拒绝日本人的“嗟来之食”,是年除夕,举家分食一个鸭蛋、每人喝了一碗稀饭,当然也谈不上办“年货”了。先生之气节,让人肃然。...

  陈寅恪先生一家1942年在香港的春节过得甚是窘迫。因拒绝日本人的“嗟来之食”,是年除夕,举家分食一个鸭蛋、每人喝了一碗稀饭,当然也谈不上办“年货”了。先生之气节,让人肃然。

  □张坤

  国人过年总要置办年货,就连大文豪们也不能免俗。

  在《北平的年景》一文中,梁实秋先生回忆了儿时家中备办年货的场景:“这包括厨房里用的干货,拜神祭祖用的苹果干果等等,屋里供养的牡丹水仙,孩子们吃的粗细杂拌儿。蜜供是早就在白云观订制好了的,到时候用纸糊的大筐篓一碗一碗的装着送上门来。”先生一家,遵循了老北京的过年习俗。

  陕西过大年,家家要蒸包子和馍,陈忠实在《陕北的春节》中写道:新年临近的三两天里,村子从早到晚都弥漫着一种诱人的馍的香味儿,自然是从这家那家刚刚揭开锅盖的蒸熟的包子和馍散发出来的。小孩子把白生生的包子拿到村巷里来吃,往往还要比一比谁家的包子白谁家的包子黑,无论包子黑一成或白一成,都是欢乐的。我在母亲揭开锅盖端出第一屉热气蒸腾的包子时,根本顾不上品评包子成色的黑白,抢了一个,烫得两手倒换着跑出灶房,站到院子里就狼吞虎咽起来。

  过年做年糕可以说是南方人过年的一大风俗了,丰子恺先生家在浙江桐乡,儿时家中的年糕品种丰富,有“两枕‘当家年糕’,约有三尺长”。冰心先生童年在福州度过,过年时家中也做年糕,要“蒸上好几笼屉的红糖年糕”。除此,冰心的母亲还要“系起围裙、挽上袖子,往大坛子里装上大块大块的喷香的裹满‘红糟’的精肉,还有用酱油、白糖和各种香料煮的卤肉”。

  当代著名作家,民俗专家冯骥才是天津人,被称为津味文化的代表人物。他在作品中写道:多年来一直要为母亲备足八样年货一一送上。大致是玉丰泰的红绒头花,正兴德的花茶,还有津地吊钱,彰州水仙,宁波年糕,香烛供物,干鲜果品,生熟荤腥。冯骥才为母亲备年货这样丰富,这一方面出于天津本地的过年风俗,另一方面因为母亲住在弟弟家,自己不能时常在母亲身边尽孝,因此备下这丰富的年货表达自己无法陪伴母亲的歉意。

  而鲁迅先生一向对过年没多大兴趣,曾撰文表达对家乡人办年货的不解:“我将来很想查一查,究竟绍兴遇着过多少回饥馑,竟这样地吓怕了居民,仿佛明天便要到世界末日似的,专喜欢储藏干物品。”相比之下,先生更注重“精神年货”,每逢过年都要上书市逛逛,买一大堆书报回家。如1913年春节期间,就曾四上书市购书60册。

  相较众人家中年货之丰足,陈寅恪先生一家1942年在香港的春节过得甚是窘迫。因拒绝日本人的“嗟来之食”,是年除夕,举家分食一个鸭蛋、每人喝了一碗稀饭,当然也

  谈不上办“年货”了。先生之气节,让人肃然。

编辑: 张洁

相关热词: 文化名人 年货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