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静谧而又喧嚣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聆听着生活的旋律。然而,有这样一个女孩,她的世界被按下了音量的减小键,听力上的障碍为她的生活乐章增添了一抹不同寻常的静默。但正是这份静默,孕育了她内心深处更加坚韧和自强的力量,让她在无声的世界里,奏响了属于自己的生命强音。
这个女孩就是我,我叫孟煜婷,今年21岁,听力及言语一级残疾,现就读于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24级设计学类专业。
无声的世界 有心的爱
2003年的夏天,我出生在司马迁的故乡——陕西省韩城市的一个普通人家,我的到来给这个爱的小屋增添了欢声笑语,给爸爸妈妈带来了无限的欢乐,爸妈视我为掌上明珠,亲切地叫我为小婷婷。不幸的是,在我六个月大的时候,有一次去医院检查时,被诊断为听力障碍。这晴天霹雳般的打击让我的爸爸妈妈很难承受。一个孩子因为听力障碍无法与世界互动,这是多么残酷的事实,多么巨大的挑战,但是家人并没有因此放弃,为了让我未来更好地融入社会,父母决定让我学习发声。他们将我送到了语训学校,老师一遍遍教我每个拼音的发音。回到家,爸爸妈妈说话时把我的手放在他们的喉咙处,让我感受声带的震动,看他们发声时的口型学习说话。虽然我的成长过程比同龄伙伴要付出更多努力,但在语训老师和爸爸妈妈的耐心教导下,我也很快学会了看口型说话。
点亮逆境求学之路
生逢盛世,我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残疾人特殊教育的重视。党和国家对残疾人事业给出了很多关心支持和帮助,我感受到了这份来自国家的温暖。
2010年,由于爸爸工作调动,我也跟随父母从韩城来到宝鸡定居,那年我7岁,到了该上学的年龄。由于刚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一切都不熟悉,新的环境对我的上学和生活都是挑战。就学问题让父母开始头疼,幸运的是,卧龙寺街道残联在走访中,了解到我的情况后积极把问题反馈到区残联。从上到下,各级领导非常重视,帮我联系到宝鸡特殊教育学校,让我在那里接受教育和学习。
锲而不舍 追逐梦想
“上帝虽然给我关上了一扇门,但一定会为我打开一扇窗”。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通过网络接触到了沙画,当时觉得一把看着微不足道的沙子就可以创作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出于好奇,就嚷嚷着告诉妈妈,我也要学沙画。从那以后我就把沙画当作一种乐趣,后来,周围的人发现我对沙画有着独特的天赋,妈妈就四处打听可以学沙画的学校,最终为我联系到了陕西明清玥沙画中心,那里的老师对我进行了系统的沙画教学,当沙子在指尖一推一抹、一抛一洒、一勾一点的那一刻,我就会忘掉一切,全身心地投入到练习中。刚开始,每一幅沙画对于我来说背后所付出的努力是难以想象的,学习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毕竟我和正常孩子还是有区别的,每天在自己无声的世界里,一幅作品要经过几十次的练习,我经常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有时站得脚疼都不知道,等休息下来才能感觉到。但看着自己手绘的一幅幅沙画,我的内心是自豪的,它展示了我内心深处的情感,让我变得更加自信。我咬牙坚持了3年,对沙画进行了系统学习。2017年,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的全国首届国际沙画创意大赛中我获得了“少儿组”冠军。2019年12月1日,我应约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同一个心愿》。在2019母亲水窖爱心公益行动晚会我和著名沙画大师苏大宝老师一起表演了沙画《青山绿水》,并荣获“爱心公益小使者”称号。2020年1月,我的5幅作品参加了中国第十一届寻彩少儿书画作品展,获得金、银、铜奖和优秀奖;2021年获得丝路青少年沙画国际大赛固态沙画冠军;2022年提交的主题作品经组委会审议,作品达到教材入选标准,被评为优秀作品,并颁发作品入选通知书。在沙画方面的成就使我对自己越来越自信,我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学校的活动中去。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八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陕西西安举办,开、闭幕式上,为了能向全国人民献上一场盛大而独特的文艺表演,我和同学作为群众演员,在老师的带领下,每天上完文化课就开始了长达4个小时的排练,一排练就是两个月。2021年10月22日,运动会如期开幕,我们用手语表演的国歌讲述了残疾人在灿烂阳光下绽放梦想的生动故事,展现了新时代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在校期间,我的各项成绩也都名列前茅,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作文能手等。虽然我的听力残疾,但通过学习知识使我获得智慧的力量,并最终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入天津理工大学。在大学我遇见了很多比我更加优秀的学长学姐,我会以他们为榜样,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自己以后的幸福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虽然命运给我了一个考验,但是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故事感动着我,很多人都在给予我力量和帮助,让我有理由相信未来可期,我将坚持自己的梦想、继续前行。
编辑: 意杨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