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类优秀奖:妙手仁心——访千阳县政协委员、按摩医师李新耀

2025-01-06 17:52:58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在今年参加社区举办的一次读书分享会上,我第一次见到了退休后的李新耀医师。他在工作人员搀扶下摸索着走上台演讲,尽管已霜落满头,有眼疾的他还是很努力地望向台下。...

  作者:孟润梅

  在今年参加社区举办的一次读书分享会上,我第一次见到了退休后的李新耀医师。他在工作人员搀扶下摸索着走上台演讲,尽管已霜落满头,有眼疾的他还是很努力地望向台下。红润的脸色足以说明他作为一名医生,在饮食方面很自律,同时也很注重锻炼。 坐在台下的我思绪不由自主地进入二十多年前,自己腰疼而接受李医生治疗的那一幕。

  那年我因给家里挖玉米秆干活猛了,导致腰痛得直不起来,来我县人民医院治疗。当我走到医院门诊二楼的按摩理疗室,看到排队等候看病的人很多,只见一位身穿白大褂、中等个头比较清瘦的男医生,时而在病人关节上按捏,时而在患者的背上用力推揉,一会儿就累得满头大汗。治疗完了的病人感激地说:“你的治疗方法真灵,关节松活多了”,只见他微微一笑,又投入到对下一位患者的治疗中。当时我真没想到他就是陕西省“盲人十杰”、千阳县政协委员、按摩医师李新耀。在李医师妙手推拿、按摩,辅助以电针的综合治疗下,没几天我的腰痛痊愈了。此次我深深记住了这位清瘦、和蔼的好医生。不久因生计我离开了家乡,把他也淡忘了。今日重见,记忆中的李医师与现在重合了,还欣喜地知道了我昔日的工友侯姐就是李医师的爱人,当即萌生了采访他们的念头。

  李新耀出生在陕西省千阳县城关镇,命运似乎对他很不公平。六岁丧父,是母亲一人艰难地把他与弟弟拉扯长大。七、八岁时他的视网膜有点脱落,加之营养不良、家中贫困没有多余的钱给他及时治疗,落下眼疾但能看得到东西。1978年高中毕业,正当风华正茂对未来充满憧憬的时候,一场意外事故使他从此永远失去眼前绚丽多彩的世界,掉进了黑暗。看不见亲人,看不见田野,更看不到光明,这沉重的打击使他痛不欲生。有一段时间整日待在屋里,茶饭不思,不愿见人,曾一度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在亲人、同学、朋友们不断地安慰开导下,他的情绪慢慢恢复了平静,开始了深深地思考。

  这时他想起了曾经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主人公保尔,又想到了美国的海伦凯勒、世界音乐家贝多芬、我国的张海迪等,他们那种身残志坚,自尊、自爱、自强不息的精神很值得自己学习借鉴。经过一番思想搏斗后他终于对生活又重新鼓起了勇气,在坚强的毅力支撑下从痛苦的深渊中重新站了起来。他决心凭借自己的意志和母亲这些年苦苦支持,及老师们的谆谆教导,要与命运抗争,做一个身残志不残,对社会有用的人。

  此时正逢国家开始改革开放,各行各业大振兴,很需要人才时期。国家好政策让李医师遇上了,他经过思索,决心开始新的人生路。时任县政协副主席、主治医师王增声得知这一情况后曾多次找他谈心,给他讲人生的道理和残疾人创业的事迹,对他启发很大。在王大夫高尚医德和善心影响下,他下定当一名医生的决心。王大夫大力支持,帮他开始了从医之路。王大夫每天利用班余时间给他上课,使他初步掌握了一些医学基础知识。然而像这样的学习方式和条件,距一名真正的医生太遥远。

  1982年他考取了省按摩学校,进入盲人针灸按摩医士专业班学习。刚开始进入一个陌生的世界,困难不少。首先很难掌握的盲文,咬口古怪的手语,学习的专业也是枯燥乏味的医学专业术语,一度使他感到不小的压力。可他一想到亲人期盼的和医学启蒙恩师的关心,就以坚强的毅力克服了种种困难,使学习和生活恢复了常态。

  经过五年系统,顽强地学习,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回到家乡。被组织安置到县中医院工作,中医院为他专设了按摩、理疗、针灸专科,创了我县理疗康复事业的先河,后来因工作出色又调动到千阳县人民医院。李新耀十分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也没有辜负组织和亲人的期望。在日常工作中,他严格要求自己,精益求精地提高技术水平,满腔热情地为患者服务。在为患者诊病时,由于他无法书写汉字,有些患者需要做一些其他辅助诊断检查,他就亲自领着患者到相关科室;有的病人说不清结果,他就再走一趟,直到将病弄清,才亲自口授开药,并向患者详细说明药品的用法与用量。就这样他每接待诊治一位病人,比其他大夫要付出多一倍的辛劳,但他从不叫苦叫累,不求组织对他特殊照顾,热情接待每一位患者。

  有一次一个患者做针刺治疗发生晕针,呕吐不止,他不顾恶臭,及时采取救治措施,使其很快度过了危险期,事后他给病人端茶倒水,又清扫呕吐物,患者感动得热泪盈眶。他还对一些病情较重的患者,克服自己行动不便的困难,上门给病人治疗。一位姓刘的病人患急性坐骨神经痛,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他就坚持每天下午班余时间上,并配合针灸吃药,经过他一周时间的精心治疗很快痊愈了,患者及其家人很受感动,给钱送物,写感谢信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一些贫困病人取药无钱,他知道后,就拿出自己的钱悄悄递上。他深知自己也是贫困的受害者,决不能让贫困的悲剧再次上演。这些年像这样的事他已做过很多,但从不为外人道也。

  通过临床实践,他的医术提高很快,在从医这么多年里,无一例差错。跌伤、扭伤、劳损类病治愈率达到了100%,配合针灸、理疗治疗胃病、胸腔诸脏器功能性疾病获得很大成功,利用按摩治疗肩周炎、老年性白内障也取得好的疗效。一患者肩肘病多年,经中西医多次治疗效果不佳,接受李医师按摩治疗后,第一个疗程就使病人解除了痛苦,三个疗程以后病人完全恢复了健康。有一位患者得了老年性白内障加散光,抱着碰运气的想法找他求治,接受按摩治疗,并结合扎耳针20多天后视力由原来的4.8和4.6很快提高到5.2和5.1。

  更有位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是家属用门板抬进医院的,在医院走廊里放声大哭,喊痛,情绪很不稳定。打着让其妻子去给自己买老鼠药,说他不活了。别的医生连手都不敢往身上搭,更甭谈进一步检查了。此时万分焦急的李医师走上前,轻轻握着病人的手,柔声安慰着并逐步询问病情,诊断出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后,立即联系了麻醉医生,给该病人实施局部麻醉,再做按摩、复位、牵引等综合治疗。有条不紊地进行了两个疗程后该患者红光满面地走着出了院,此时李医师也欣慰地笑了。

  李医师妙手回春的消息不胫而走,门诊量日益剧增,达到了患者盈门的地步。他一上班几乎就没有时间喝水,也没时间上厕所,实在忙不过来时,就把自己的爱人唤来当助手。一个班下来发现腿脚都站肿了,长此以往,蚯蚓似儿的静脉曲张爬上了他的腿。尽管痛但一想到患者的笑脸,他内心是快乐的,自豪的。

  虽然很忙但他一刻也没有放松对医学更深层次的孜孜追求,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10多年来,他每年都要从自己并不丰厚的收入中挤出数百元购买业务书籍,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他常说,不学习就会落后,不学习就是对病人不负责任。他常常利用工作间隙:挤时间学习。经他治疗的病人,详细记录病人的病历,建立档案;遇到疑难病,就翻阅资料,查病历,同其他医生一起会诊,认真制定治疗方案,精心治疗。他还在工作、学习的同时,根据自己从医十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撰写学术论文10多篇,先后有8篇分别在《陕西中医》《江苏中医》等杂志上发表。其中,他撰写的《常见急性扭伤速效按摩疗法》93年荣获县科技成果三等奖,《85例颈性臂痛脊合疗法》96年荣获宝鸡市按摩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奖,《就脊柱相关疾病谈脊柱疗法的应用》95年荣获陕西省第三届康复医学学术大会优秀论文奖,《浅谈脊柱相关病》入选中国医药优秀学术成果文库。

  李医师是不幸的,但他又是幸运的。因为他生在人尽其才的中国,凭着一颗对生活无限热爱的心,凭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把真诚的爱奉献给了每一位患者,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实现了一个残疾人的价值。看着他那一大摞红色烫金的荣誉证书,我也笑了。

  作者简介:孟润梅,女,下岗工人。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人。陕西残疾人作协会员、宝鸡市作协会员、散文、杂文家作协会员、宝鸡市创作学会会员、青年文学家协会泉州理事。作品散见于《陕西残疾》《青年作家》《大连文学》《齐鲁文学》《陕北》《延安作家》《文化艺术报》《宝鸡日报》等及《文学陕军》之类的网络平台。获省、市级奖二十余次。

编辑: 意杨

相关热词: 按摩医师 李新耀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