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冽风 我生命的馈赠

2022-06-10 16:21:20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人生如歌如梦。有一种经历,有一种记忆,将终生魂牵梦萦,成为一种永恒的心境。...

  人生如歌如梦。有一种经历,有一种记忆,将终生魂牵梦萦,成为一种永恒的心境。在不知不觉的匆忙中,在无声无息的寂寥里,岁月在人生的年轮里划了一个又一个圈,然而三年的援藏生涯更似离弦之箭,在短暂的人生中,它是一个标点,一个驿站,一段让人难以忘怀的时空记忆。

  神秘而又古老的雪域高原,地球的第三极,阿里就在这里,祖国的西南边陲。东起唐古拉山以西的杂美山,与那曲地区相连;东南与冈底斯山中段的日喀则接壤;北倚昆仑山脉南麓;西南连接喜马拉雅山,与南亚次大陆毗邻。境内平均海拔4500米,年平均气温0℃,最低气温-38℃,素有“世界屋脊的屋脊”和不适宜人类生存的“生命禁区”之称。

  2004年6月,我带着故土和亲人的重托,踏上了这块神秘而古老的土地,没有满怀激情的豪言壮语,怀揣扎根高原的坚定信念,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援藏生涯。

  在藏的三年,从内陆到高原,从陌生到熟悉,再到沉浸其中。这是一段心路的历程,这是对每一个日子的细细咀嚼,这是对每一项工作的认真处理,这是和每一个人的真心交流。有伤痛、有无奈、有收获、有欣喜、有无止尽的孤独,更有对生存艰辛的体会,对生活、人生的重新认识。这些体会和认识都记录在每天的援藏日记中,这是我人生的重要部分,我生命中已深深烙下的高原印记。

  感悟西藏阿里,是阿里的山、阿里的天、阿里的河、阿里的人、阿里的特殊气候。

  阿里的山是伟岸的,嵯峨的大山,寸草不生,常年白雪皑皑。

  阿里的河是澄澈澄澈的,一年四季刺骨冰寒,它依傍着阿里雄伟的雪山,时而奔腾激荡卷起千堆雪,犹如脱缰的野马,让人防不胜防;时而婉转细腻形成涓流,形成一片水乡泽国、浇灌着牧民们一年的希望和收获。

  阿里的特殊气候如川剧的脸谱一样多变,是让人难以预料的,一天之中经历一年四季的气候是再平常不过的,温柔的时候让你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变脸的时候让你猝不及防、濒临绝境。最难以忍受的是晚上入睡的那一瞬间,极度缺氧,让人无法呼吸,在一阵一阵的喘息之后再也无法入睡,伴随着的头痛、气短、心跳过速而让你感到的是那样的无助。

  阿里的人是淳朴而自信的,阿里是世界上最早看到太阳,最后看到日落的地方,一代又一代的阿里人领悟着自然和生命的真谛。他们不停地净化内心,消除自身的贪婪、仇恨,达到返朴归真的境界。他们不断探索,努力改造自己的生存条件和生活环境,努力用现代科技缩短和内地的差别,构建着阿里的和谐社会。

  感悟西藏阿里,还有那酥油茶的芬芳、青稞酒的甘醇、风干牛羊肉的醺香、锅庄舞的豪放、六弦琴的悠扬、藏民族的热情豪迈、淳朴民风的流长,还有一望无际的戈壁、草原、雅鲁藏布江、牧民豪放的歌声、洁白的羊群、黑色的羊毛帐篷……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陶醉、让我神往、让我终生难忘。

  在藏的三年,“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时时鼓励着我、鞭策着我,来自内地派出单位领导和同仁、亲人们无私奉献、深明大义地支持着我,使我能正视面临的困难和艰苦,圆满完成三年的援藏工作。

  在藏的三年,给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看看那蓝天下的洁白云朵,看看那雨后神山上的五色彩虹,看看那沉雄的大山和雪山下奔涌不息的河流,看看那充满神奇的土地和在土地上生生不息的藏族同胞,看看那黝黑的脸庞上灿烂的笑容,看看那肃穆的喇嘛寺和寺中驻足的虔诚信仰,那些艰苦的生活环境,那些无休止的生理考验,那些无以言表的寂寞,都变为无足轻重。因为西藏的高天厚土,给了我生命的无限力量,西藏的淳朴善良的人民给了我热忱的关爱,我惭愧于自己所付出的和所得到的,我也骄傲于自己的所失去的和所拥有的。

  选择援藏,我无怨无悔!

  (作者系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政协主席白延东)

编辑: 意杨

相关热词: 援藏 阿里 记忆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