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鉴泉:不忘初心担使命,发挥余热做奉献

2021-01-14 11:41:14  来源:陕西关工委  


[摘要]1月6日,在韩城市政府召开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座谈会上,韩城市西庄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党鉴泉谈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充满了对关心下一代事业的真情。正如党老师所说“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任重而道远。”...

  1月6日,在韩城市政府召开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座谈会上,韩城市西庄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党鉴泉谈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充满了对关心下一代事业的真情。正如党老师所说:“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任重而道远。”

  我叫党鉴泉,1946年7月生,现年75岁。自2010年起担任西庄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以来,至今已满满十一年了。期间的总体感觉是工作比较得心应手,不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且积累了一些深切的感受。这些感受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镇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和上级关工委的支持指导是搞好关工委工作的前提。

  十一年来,尽管西庄镇的党委书记换了九位,镇长和副书记各换了六位,但党委、政府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始终如一。书记镇长的关工委名誉主任、副书记的关工委主任都不是挂名,而是实实在在地领导工作。远的不说,且说近年。2017年初夏,刚到任三天的镇党委书记刘德康,便陪同来韩的渭南市关工委梁星浩主任一行,到我镇东庄中学调研,并在座谈会上作了表态发言。2019年初夏,渭南市关工委王民庆主任一行到我镇民营企业“金太阳”公司调研,刘书记又在参加市上重要会议后匆匆赶过来陪同,并在座谈会上脱稿汇报我镇关工委工作,令与会领导们叹服不已。书记、副书记和我均保持电话、微信“直通车”式联系。刘书记和我有“好消息及时分享,好经验及时交流,有困难随时提出,有问题共同解决”的默契。副书记总是和我一起到镇域各村、校调研指导关心下一代工作。历年关工委的活动经费和常务副主任津贴,都能基本按时足额拨付到位。镇上还在办公用房极度紧缺的情况下,尽力解决关工委的办公和活动用房问题。书记镇长还在年节期间登门看望五老,并在各种场合经常说老同志是西庄的财富,显示了对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五老们很高的评价和极大的敬重。

  我镇关心下一代工作不但有镇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而且得到了上级关工委的高度关注、大力支持和及时指导。十年来渭南市关工委领导曾先后深入我镇沟北村、南赵村、东庄中学、金太阳公司和党家村调研指导基层关工委工作。市关工委张可欣主任、王志宽副主任每年都要带领机关同志深入我镇各村调研指导工作,并应邀参加我镇关工委组织的重要活动。这些都给我们以极大的鼓舞,增添了我们搞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信心和干劲。

  二是重视提高五老自身素质和加强五老队伍建设是搞好关工委工作的根本。

  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人做人的工作,是五老做青少年的工作。所以提高五老自身素质和加强五老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首先坚持“以党建带关建”的原则,以镇老干部党总支及其下辖的八个党支部的班子成员为骨干成员,组成镇关工委班子。我本人担任镇老干部党总支书记兼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总支其他委员都在关工委分管重要工作并担任相应职务。真正体现了“关老合一”的特色。同时我们以建设“学习型关工委”为目标,坚持农历每月初七日上午的例会学习制度,若逢天雨则顺延至当月十七日。三十年来始终如一,雷打不动。例会制度的坚持,不仅使我们及时掌握了全镇关工委工作的进展动态,而且使五老们自身的素质不见其增而日有所长。我们还重视全镇五老队伍特别是关工委班子的新老结合工作。注重吸收刚退休不久、相对年轻的同志陆续进入,欢送年迈体衰、心力不济的同志光荣退出。使五老队伍和关工委班子形成一渠活水,梯队配备,以老带新,新老交替,始终充满活力。

  三是五老主动作为是搞好关工委工作的关键。

  我们提倡五老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奉献余热,主动作为”的精神,投入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去。首先我们抓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阵地建设,依托我镇党家村的建筑文化、家训文化资源,配合有关部门创建家规家训展馆,进而易址扩充为家风园,使其先后被省、地、市各级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家规家训教育基地、干部廉政教育基地和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基地。家风园内设的两个主展馆——村史馆和家训馆中的全部文字内容,都是我们五老撰写的。其次我们主动持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讲活动。既遵照上级关工委的统一安排,开展“五老弘扬好家教、好家风”、“传承红包基因,争当时代新人”宣讲活动,又配合党内开展的“两学一做一争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活动,省、市妇联开展的“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市纪委开展的“优秀家规家训进万家、进校园”活动和市文明办开展的“韩城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先进事迹”巡讲活动等,还抓住清明、国庆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中省关工委成立30周年等时间节点,进市级机关部门,进事企业单位,进镇办,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讲家风家训,讲党史党课,讲改革开放,讲光辉历程,讲辉煌成就,讲英模人物,讲红色故事,等等,累计60多场次,听讲者逾万人。为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而主动作为,不懈努力。再次我们还通过媒体宣讲。配合央视十套、四套、二套的名牌栏目和中纪委网站、陕西日报、陕西电视台、凤凰卫视、江苏卫视、渭南电视台、渭南日报、韩城电视台、韩城日报等诸多新闻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地宣讲传播党家村家训。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西北大学文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长安大学等高校及渭南党校的专家学者,还有暑期“三下乡”和进村研学的师生们共同探讨、深度发掘家训内涵。既宣传了韩城历史文化,又使更多的青少年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我们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做出了一些成绩,组织也给予了我们相应的荣誉。我镇关工委连年被市关工委表彰为先进集体;我镇党委于2012年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重视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先进党委;我镇关工委又于2020年被表彰为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是全渭南市唯一一个受表彰的镇级关工委。就我个人而言,也是连续十年被市关工委表彰为先进个人,前后两次被渭南市关工委表彰为先进个人,并被聘任为渭南市关工委思想道德教育报告团成员。我的家庭在2016年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最美家庭”荣誉称号,在2019年又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韩城市首届文明家庭”荣誉称号。我的家庭照片于2019年又入选陕西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中的“家国情怀”展馆。这些荣誉的获得,既是对我们过去工作的肯定,又是对我们今后工作的鞭策。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为这一崇高的事业而继续努力,争取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取得新成绩。

编辑: 郭长财

相关热词: 不忘初心 发挥余热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