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通服务民营经济的“最后一公里”?怎样让惠企政策从“纸上蓝图”化为“生动实践”?今年以来,安康高新区工商联以“三个年”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走基层、进企业、听呼声、办实事”专项行动。通过建立“走访—梳理—研判—解决—反馈”全链条闭环机制,精准为民营企业纾困解难、提振信心,有力激发了区域民营经济的蓬勃活力。
系统谋划,从“等诉求”到“送服务”
活动启动之初,安康高新区工商联便坚决摒弃“走马观花”式调研,坚持以问题、目标和结果为导向。通过制定详实工作方案,明确将新落地招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企业、重点会员企业等列为重点走访对象。以“精准聚焦、清单管理”确保走访目标明确、措施到位,实现了从“坐等企业上门”到“主动下沉服务”的根本性转变。
深入一线,从“服务者”到“贴心人”
“企业当前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对高新区营商环境还有什么建议?”工商联工作人员深入企业一线,与负责人面对面交流,走进车间、察看项目,倾听真实诉求、掌握实际困难。除普遍关注的生产经营、市场拓展、融资贷款等问题外,更注重收集企业个性化的“急难愁盼”。还充当起“政策宣讲员”,聚焦减税降费、人才引进、科技创新等热点,精准推送并解读各级惠企政策,把政策“白皮书”变成企业“明白卡”,助力企业用足、用好政策红利。
闭环管理,从“办一事”到“解一难”
收集问题只是起点,关键在落实。安康高新区工商联依托“企业服务专员”制度,借鉴“首接负责制”经验,构建起特色服务闭环。一是建账立册,分类施策。对问题建议统一登记,明确责任主体与解决时限,形成“共性问题批量处理、个性问题专项协调、复杂问题联动攻坚”的分机制。二是协同联动,合力攻坚。积极对接经发、财政、法院、税务等部门,通过实地走访、专题协调等方式开展联合“会诊”。对共性难题和本级难以解决的问题,形成专题报告上报党工委、管委会,为决策提供参考。三是跟踪问效,落到实处。对已办结事项及时回访,确保问题真解决、企业真满意;对推进中事项持续跟踪,直至销号清零。这一机制切实打通了政策落地的“中梗阻”。
成效凸显,由“一域优”至“全域兴”
“走”出亲清温度,“听”见真切心声,服务精准对接、回应及时有力。据统计,今年以来,“走进听办”活动已走访企业50余家,收集问题建议30余条,成功协调解决用地、融资、市场拓展等急难愁盼问题24件,另有6件正在积极推进。活动不仅实实在在为企业排忧解难,更营造出“亲商、重商、安商”的浓厚氛围,让“营商环境看高新”成为亮眼名片。
安康高新区工商联主席张玉环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走进听办”活动,积极探索“企业家沙龙”“产业链对接会”等新形式,不断拓展服务广度与深度,努力成为民营企业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知心人、暖心人、贴心人”,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充沛的民营动能。(少宾 通讯员 张玉环 张攀)
编辑: 孙璐莹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