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闻网讯(记者 韩璋 樊星)11月11日,渭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华州区专场发布,华州区委副书记、区长高波涛就华州区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高波涛表示,“十四五”时期,华州区紧扣建设“现代品质新城、绿色化工和新材料产业高地、生态田园城市典范、文旅融合发展样板”奋斗目标,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八场硬仗”,稳中求进、难中求成,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华州各项事业取得了喜人成绩。2021年至2024年,全区生产总值由“十三五”末的96.58亿元增加到118.55亿元,突破百亿元大关,年均增长6.2%;财政收入由3.48亿元提高到4.47亿元,年均增长13.4%;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分别增长23.5%、4%和5.2%,生产力与经济活动水平同步提升;人均GDP由2021年的4.2万元提升到2024年的4.5万元,年均增长5.3%。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6下降到2.4,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21年的16:48:36调整为2024年的16:43:41,服务业比重加速提升。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2%,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3.5个百分点,研发投入强度稳定增长,经营主体活力持续增强,2021年以来,全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家、瞪羚企业1家,载元派尔森成为渭南首家上市的民营企业。
坚持抓实体经济,不搞“大而全”、专攻“特而强”,加快形成具有华州特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工业实力大幅跃升。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围绕“钼金属深加工、精细化工、循环经济”三条重点产业链,五年累计实施工业项目17个,完成投资30.48亿元,陕化尿素装备提升、钼焙烧烟气制酸、陕煤研究院系列化工成果转化等15个工业项目建成投产,投资55亿元的金钼新材料产业园、投资10.6亿元的黄金贵金属前驱体新材料项目落户华州,今年1-9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5.6%,增速位居全市第一。今年5月,华州工业园区被省政府认定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到30%;“粮、菜、畜、果”四大农业产业扩面提质,粮食总产稳定在15万吨以上,建成高标准农田7万亩,新扩建规模养殖场18个,改造提升设施农业和低效果园1.3万亩,2个专业合作社入选国家级示范社,华州山药、花椒、黄金蜜桃等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坚持城乡融合、建管并重,全面推进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建成区面积比“十三五”末增加3.65平方公里,华州与全市一道迈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高塘镇、瓜坡镇迈入全省重点镇行列。
统筹推进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争当生态文明建设的“优等生”。秦岭“五乱”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沿秦岭的12个村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聚焦“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全力打好大气治理、水污染防治、清废行动等标志性战役。“十四五”以来,空气优良天数在257天以上。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6.9%,华州区被评为“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区”。
“十四五”以来,全区民生支出115.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连年保持在80%以上。从2022年开始,每年选择10件切口小、能落地的民生实事项目,年初向人民承诺,年底向人民兑现,截至今年累计实施40件,整体投资约15亿元,涵盖就业、住房、交通、养老、教育、医疗、文化、健身等多个领域,交出了一份群众满意的合格答卷。
展望“十五五”,华州区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科学谋划华州未来5年的目标、任务和举措,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
编辑: 意杨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