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防控“科学前置”才有效 疾控专家:疫苗接种错过“黄金窗口期”仍能补种

2025-11-12 06:50:17  来源:西安新闻网  


[摘要]流感防控的关键在于“科学前置”,接种流感疫苗作为预防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可降低感染风险60%-90%,减少重症发生...

  “上周刚陪孩子熬完流感,这周爸妈又开始发烧咳嗽”“感冒刚好没几天,返工后又被同事传染了”……近期,这样的“流感循环”让不少人苦不堪言。记者日前联系采访了西安市疾控中心传控科主任医师刘继锋,刘继锋提醒:流感防控的关键在于“科学前置”,接种流感疫苗作为预防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可降低感染风险60%-90%,减少重症发生,是抵御病毒的第一道核心防线。

  双重保障守护健康

  刘继锋介绍,流感疫苗的防护价值体现在“个体保护”与“群体免疫”双重层面,是应对流感的核心手段。

  从个体防护来看,流感疫苗是高危人群的“健康保护盾”。不同人群感染流感后的症状差异显著:60岁及以上老年人因免疫功能自然下降,感染后易引发肺炎、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住院率和死亡率远高于普通人群;6月龄-3岁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是流感重症的高发群体,此类儿童首次接种流感疫苗需间隔4周完成2剂次接种,才能形成有效保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患者,感染流感后可能导致原发病急性加重,接种疫苗可有效降低相关风险;医务人员不仅自身感染风险高,还可能成为病毒传播的中间载体,医疗机构应组织全员接种,既保护医务人员自身,也守护患者安全。

  此外,孕妇及6月龄以下婴儿的看护者同样需要重点防护。孕妇可安全接种流感灭活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可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为新生儿提供出生后一段时间的被动保护,且不会增加妊娠风险;而6月龄以下婴儿因暂不满足接种条件,其看护者接种疫苗可间接减少婴儿接触病毒的机会,筑牢防护屏障。

  从群体防控来看,流感疫苗是构建群体免疫的“关键一环”。流感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仅靠个体接种难以完全阻断传播,若家庭成员、学校师生、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等集体生活或工作的人群广泛接种,可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大幅降低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风险。

  接种需抓“黄金窗口期”

  接种流感疫苗需把握最佳时间节点,才能在流感高发季获得充分保护。刘继锋提醒,流感疫苗接种的“黄金窗口期”为每年9月至11月,建议公众尽量在10月底前完成接种。由于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接种时间可适当调整:北方地区流感高发季来临较早,可提前至9月启动接种;南方地区高发季相对延后,接种时间可延长至11月中旬。即便错过最佳窗口期,在流感流行季内未接种者仍可随时补种,接种后2-4周体内会产生抗体,保护作用可持续6-8个月,能够覆盖整个流感高发期。

  为确保接种安全,专家明确了流感疫苗接种的禁忌与慎用情况,公众接种前需仔细核对:对流感疫苗中所含成分(如卵清蛋白、甲醛等)过敏者,或有任一流感疫苗接种严重过敏史者,禁止接种;患有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或处于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以及正在发热的患者,建议待痊愈后或病情稳定控制后再接种;既往接种流感疫苗后6周内出现格林-巴利综合征的患者,建议由专业医生评估后再决定是否接种;妊娠早期妇女需慎用流感疫苗,孕中晚期妇女可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指导下接种流感灭活疫苗。

  刘继锋呼吁,接种疫苗是流感防控最科学、最经济的防护方式,建议符合接种条件的公众尤其是重点人群,尽早前往就近的接种门诊完成接种,同时做好日常防护,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共同筑牢流感防控屏障。

  (记者 王江黎)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流感防控 疫苗接种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