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说“小心点就没事”消防员提醒:火灾中3大误区藏着生命危险

2025-11-10 06:18:48  来源:西安新闻网  


[摘要]火灾不会给我们“试错”的机会,只有提前避开这些误区,掌握正确的消防知识,才能在危险来临时,为自己和家人筑起一道“安全防线”...

  提到火灾,很多人会说“我小心点就不会遇到”,可现实中,不少火灾伤亡不是因为火势太猛,而是源于那些被我们忽略的“常识误区”。如何避免这些误区,在11月9日我国第34个全国消防日前夕,记者采访了西安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二站消防员李伟华。

  误区1“小火不用慌,浇水就能灭”

  这样应对:正确使用生活中的“灭火器”啥火都不怕

  “厨房油锅起火了,赶紧泼水!”“电器冒烟了,用水浇灭最方便!”李伟华介绍,这些脱口而出的“应急办法”,其实是把自己往危险里推。

  据介绍,在日常出警过程中,消防人员就遇到许多此类情况。不久前,经开区某小区一女士做饭时油锅突然起火,她下意识端起洗菜盆的水泼过去,瞬间“轰”的一声,油星带着火苗溅满厨房,着火的油锅遇到水后瞬间发生爆燃,不仅烧毁了橱柜,她的手臂也被严重烫伤。

  为什么泼水会适得其反?李伟华说,因为油的密度比水小,水泼到油锅里会迅速下沉,而高温会让水瞬间变成水蒸气,带着滚烫的油滴四处飞溅,相当于“人工制造火雨”。

  正确的做法是:立即关掉燃气阀,用锅盖紧紧盖住油锅,没有氧气的支持,火苗会在30秒内自动熄灭,达到窒息灭火的目的。如果家里备了灭火毯,覆盖上去效果更好。

  电器起火更不能用水。李伟华说,家电内部有电路,而水却是导体,浇水不仅会让电线短路,还可能导致触电事故,所以在处置电器火灾时绝不能使用液体类灭火剂。遇电器起火,第一步迅速切断电源,随后使用干粉灭火器对准火源根部喷射,并迅速移除周围可燃物,防止火势进一步扩大蔓延。

  很多人觉得“灭火是消防员的事”,却忘了家里最该准备的就是“初级灭火工具”:1公斤装的干粉灭火器、一块灭火毯、一个消防自救呼吸器。这些“工具”占用的空间不到一个抽屉,却能在火灾初期把危险掐灭在萌芽状态。

  误区2“浓烟里跑快点,就能出去”

  这样应对:学会正确的逃生姿势关键时刻可保命

  “着火了快跑!”这是火灾中最常见的误区。李伟华说,去年辖区曾发生居民楼起火的事故,3名住户在浓烟中奔跑逃生,结果没跑出门就因吸入过多有毒气体晕倒,最后虽被救出,却留下了严重身体损伤。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火灾中70%的遇难者不是因明火造成伤亡,而是毙命于吸入大量浓烟中毒。

  李伟华解释说,火场内部物品燃烧时会释放大量有毒有害的高温烟气。以较为常见的一氧化碳举例,单位浓度达到1.3%时,人吸入1-3分钟就会昏迷,5分钟内就会死亡。有毒烟气比空气轻,会飘浮在房间上方,而贴近地面30厘米的地方,反而会残留少量新鲜空气。因此逃生的关键点在于“躲火避烟,科学判断”。

  李伟华提醒遇险者,逃生时,可试探性触摸门把手,判断门外起火情况。若距离火源较远且疏散通道通畅,可低姿弯腰,沿着墙壁等可靠结构缓慢移动;过程中尽量打湿身上的衣物并捂住口鼻,避免吸入高温有毒烟气。若遇大火包围,疏散通道堵塞,应立即关闭房门,退至利于疏散且通风的区域,拨打119报警电话,准确告知消防员被困位置,等待救援。

  根据消防部门相关实验,及时关门是火场逃生中容易忽视的关键动作,将房门关闭可以有效阻隔火势快速蔓延及有毒烟气的扩散。

  逃生时,还有一个“致命误区”:贪恋财物。

  李伟华说,如果将火灾逃生技巧总结成一个口诀即是:遭遇火灾逃不逃,有烟无烟是参考,通道有烟回室内,通道无烟快快跑。如果火在楼上烧,这种情况危险小,不乘电梯走楼梯,逃离现场要趁早。如果火在隔壁烧,开个门缝先瞧瞧,浓烟关门回室内,若是烟稀往下逃。如果火在身边烧,能跑必须迅速跑,如果实在跑不掉,无烟房间等救援。如果火在楼下烧,楼道无烟谨慎逃,要是浓烟进楼道,回家关门更可靠。

  误区3“消防设施是摆设,不用管”

  这样应对:消防设施是“救命神器”要靠大家一起维护

  “楼道里的灭火器过期了,跟我没关系,反正有消防员。”“家里的烟雾报警器总响,拔了电池清净。”李伟华说,这些想法特别容易埋下安全隐患。不久前,某地一老旧小区起火,楼道里的灭火器全是过期的,居民想灭火却无从下手,只能眼睁睁看着火势从一楼蔓延到二楼。

  消防设施不是“摆设”,而是“救命神器”。楼道里的灭火器、消火栓,每户人家都有责任监督:看灭火器的压力表是否在绿色区域(红色代表压力不足,黄色代表压力过高),喷嘴是否完好,是否在有效期内;消火栓里的水带、水枪有无破损,阀门能不能正常打开。发现问题要及时联系物业更换。

  生活中,个别人把疏散楼梯当成“杂物间”,堆放自行车、纸箱、家具,甚至给电动车充电。去年外地一栋居民楼起火,就是因为有人在楼道给电动车充电。电池起火后,楼道里的杂物瞬间被引燃,形成“火墙”,导致楼上多名居民无法逃生,最终不幸遇难。李伟华强调,疏散楼梯是“生命通道”,禁止堆放杂物、停放车辆,任何占用逃生通道的行为,都是在“堵塞自己的生路”。

  火灾不会给我们“试错”的机会,只有提前避开这些误区,掌握正确的消防知识,才能在危险来临时,为自己和家人筑起一道“安全防线”。

  记者 王涛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消防日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