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肉夹馍“出海”:从“陕西制造”到“陕西味道”

2025-09-17 14:38:14  来源:群众新闻  


[摘要]  当美国的汉堡、意大利的披萨在中国遍地开花时,陕西潼关肉夹馍正悄然走向世界——年出口速冻饼500万个、远销21个国家和地区。从街头巷尾的小吃,到百万饼坯“出海”,进军国际市场,潼关肉夹馍成功“逆袭”。...

  当美国的汉堡、意大利的披萨在中国遍地开花时,陕西潼关肉夹馍正悄然走向世界——年出口速冻饼500万个、远销21个国家和地区。从街头巷尾的小吃,到百万饼坯“出海”,进军国际市场,潼关肉夹馍成功“逆袭”。

  曾几何时,洋品牌、洋快餐一直在中国“攻城略地”。记得上世纪90年代,第一家麦当劳在深圳开业,门外排起长龙。近些年,日本寿司、韩国炸鸡、瑞士咖啡等异域风味遍布中国大小城市。这些舶来美食之所以能全球扩张,靠的是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营和规模化复制的“组合拳”。如今,潼关肉夹馍用同样的方法打开了国际市场——33条自动化生产线确保每个饼坯的重量、尺寸、口感高度一致;冷链物流技术让产品能够远渡重洋而不失风味;“中央厨房+本地适配”的模式既保持了特色又融入了当地。

  这种方法并非简单的模仿,其背后是一场深刻的产业升级。

  潼关肉夹馍年产7亿个,从面粉搅拌到饼坯成型,从急速冷冻到冷链运输,每个环节都依托中国成熟的食品工业体系。正是这套体系,让传统小吃突破手工制作的局限,实现了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具备“走出去”的硬件条件。

  同时,“中央厨房+本地适配”的模式——国内统一生产标准化饼坯、海外采购当地食材制作卤肉,创新地平衡了标准化与风味保护间的“battle”,破解了不少地方特色小吃难以在海外“入乡随俗”的难题。这不仅展现了制作工艺,还体现了陕西产业链整合的能力和水平。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种“逆袭”展现了中国小吃企业全球化运营能力的提升。从最初只能通过华人超市进行小规模销售,到现在建立起覆盖21个国家和地区的供应链体系;从单纯的产品输出,到技术标准、商业模式、品牌价值的整体“出海”,中国小吃正在实现从“卖产品”到“卖标准”的转型升级。

  一直以来,重型机械、电子信息设备等“陕西制造”通过“一带一路”源源不断走向世界,展现着中国重要工业基地的硬实力。现在,流水线上标准化生产的肉夹馍饼坯、真空包装的凉皮等“陕西制造”的加入,让我们看到了“陕西制造”的广阔发展空间,以及陕西特色产业、消费产业转型发展的无限可能。

  肉夹馍已迈出可喜一步。当这些饼坯跨越山海去往21个国家和地区时,它们化身为递给世界的陕西“名片”和中华文化叙事的使者。当海外食客品尝美味、齿颊留香时,那千层饼的脆酥、潼关卤肉的醇香,就以最平易、最贴近和最惊艳的方式,让世界从味蕾感受中国百姓生活的质地,也让世界触摸到中华文化跳动的脉搏,使中华文化影响力得以有序释放,进行贯通东西的文明对话。尤其是“中央厨房+本地适配”的模式,不仅是对“入乡随俗”智慧的运用,也是中华文化“和而不同”哲学的当代实践——既坚守面食文明的本真,又包容异质文化的创新,重现了昔日长安兼容并蓄的文化气度。

  潼关肉夹馍的全球旅程,是新时代中国故事、陕西故事的生动注脚。从“陕西制造”到“陕西味道”,这是一场跨越山海的产业升级,也是一场跨越山海的文化传递。当肉夹馍与重型机械同样成为陕西的出口名片,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省份的经济转型发展,更是中国文化自信的全球回响。从单纯“产品输出”到深层“文化塑造”,世界会看到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底蕴、坚守文化根脉的中国,也会看到一个充满现代创新活力、拥抱世界文明的中国。

  这,或许就是潼关肉夹馍“出海”最深刻的意义所在。(汪曼莉)

编辑: 张洁

相关热词: 潼关 肉夹馍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