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互联”
数字为桥,古今一线
古都西安
不负期许,静候相逢
西安之“安”
是千年霜华、文脉永续
是历史积淀、古韵悠扬
西安向“新”
是打造数字文明建设高地
数字洪流,奔涌向新
▲古今交融的西安城市风光 图源:遇见城墙
这个秋天
与“数字遗产”深度链接的西安
以文化遗产为笺
以科技赋能、文明互鉴为墨
向“世界互联”发出一封邀请函
厚重的西安、热忱的西安、开放的西安
敞开千年古都的胸襟
迎接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
世界互联网大会
源起于2014年首次在中国乌镇举办的
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
2022年7月12日
世界互联网大会正式宣告成为国际组织
从互联网领域的国际盛会发展为国际组织
是推动全球互联网共商共建共享
应对数字化挑战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世界互联网大会起源于中国、服务全球
作为数字时代的重要倡导者之一
中国始终以开放姿态与世界互联互通
▲西安国际会议中心 图源:西安浐灞国际港
今年9月16日至17日
由世界互联网大会主办,陕西省人民政府承办的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
将在陕西西安召开
本届论坛
以“数联古今 智绘文明
——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
论坛将围绕
“保护·传承”“技术·创新”
“产业·赋能”“开放·共治”
四个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着力探索
数字化赋能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方法
共商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大雁塔 图源:大唐不夜城
论坛期间
还将举行文化遗产数字化精品展览展示
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组专题会议
数字研修院主题研修班等配套活动
聚焦数字化时代
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与创新发展
以数字化成果案例
展示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保护新实践
搭建学习交流平台
推动数字技术深度融入文化遗产保护链条
深化文化遗产领域国际交流合作
以数字文明互鉴共绘文化遗产保护新蓝图
▲“古籍类”展区: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智慧化服务平台”
届时
将搭建高端国际对话平台
汇聚全球数字领域权威声音
特邀
国际组织高级别代表
各国相关政府部门部长级官员
有关国家驻华使节、文博文化领域的领军企业
和行业机构高级别代表,以及知名专家学者等
围绕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议题进行深度研讨
▲“文物类”展区:“德累斯顿皇家瓷器收藏”数字平台
西安拥有
“世界第八奇迹”的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与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
两大世界文化遗产
在这片承载千年文明积淀的土地上
六处遗产点如璀璨的明珠般串联起古都记忆
地下军团--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大汉中枢--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
千宫之宫--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
藏经之处--大雁塔、雁塔晨钟--小雁塔
楼阁墓塔--兴教寺塔
……
▲兵马俑 图源: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这些“遗”脉相承的文明地标
正在以无声的语言向世界
阐释古都深处的文化基因
千年文脉的历史遗韵
早已深深镌刻在这座城市的纹路之间
时空叠影是西安的“日常”
晨钟暮鼓间,古今交融的画面不断闪现
于是,斑驳的城市肌理里
夯土中沉睡的王朝与建设中苏醒的都市脉搏同频
古代城垣建筑的厚重历史与现代的烟火人间交叠
从“看景”到“入戏”
文化的现代表达是沉浸式体验古代的生活日常
而地道的美食总让人流连忘返
▲西安城市一景 图源:相关官方公众号
西安
作为举世闻名的文化坐标与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八百里秦川跃动着华夏文明的璀璨剪影
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丰富
所藏文物琳琅满目、精品荟萃
在数字文明与文化遗产的对话中
西安始终走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前沿
“数字赋能焕发城墙新生,智慧管理守护文化遗产”项目
国内5A景区首个MR混合现实体验项目《金甲卫城》
西安文物考古“一张图”大数据平台项目
还对近70年来的城市考古资料进行矢量化空间“落图”
……
当考古大数据在云端重构古都轮廓
当古老遗址在虚拟现实中重获新生
西安正以科技为梭
织就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图卷
▲长安塔 图源:西安浐灞国际港
世界互联
“从历史联通到数字联通”
开放的西安
正以新的姿态为促进不同文明
在数字时代的交流互鉴
搭建一个开放包容的平台
///
远客踏云来,情谊共悠长
时下的古都西安
金桂飘香,秋色宜人
这座承载千年历史意蕴与自然生态灵韵的城市
以青铜器铭刻的厚重底蕴为骨
以数字浪潮中的开放胸襟为翼
架起数字流动的云上鹊桥
铺就文化遗产保护合作交流的共赢之路
喜迎八方来客
在西安,共绘文化交流数字云图
*部分资料及图片源于世界互联网大会、封面图源西安浐灞国际港
编辑: 吴佳蕊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