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母婴室”到“父婴室” 一字之差的文明进阶

2025-08-25 11:13:40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近来,不少商场、公共场所设置“父婴室”引发网友热烈讨论。...

  近来,不少商场、公共场所设置“父婴室”引发网友热烈讨论。看似只是公共设施的细微调整,实则折射出社会对家庭责任分工的新认知,更标注着一座城市乃至一个社会的文明包容度。

  长期以来,母婴室的设置更多聚焦母亲的需求,无形中强化了 “育儿是母亲专属责任”的刻板印象。不少公共场所的育儿设备,也只设置在女性卫生间,将父亲排除在育儿场景之外。

  当一位父亲带着哭闹的婴儿在公共场所手足无措,当男同胞想参与育儿却因缺乏合适空间而“有心无力”,这些场景暴露出公共服务的盲区。

  如今,“父婴室”的出现,正是对这种需求的积极回应。它不仅提供了换尿布台、温奶器、婴儿安全座椅等硬件设施,更传递出一种清晰的价值导向:育儿不是某个人的“独角戏”,而是家庭共同的责任,社会应当为父亲参与育儿创造更多便利。

  推动“父婴室”从“试点”走向“标配”,需要制度设计与观念更新双轮驱动。当前,一些城市已将“父婴设施”纳入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宣传引导,消除“男人带娃很稀奇”的偏见,让使用“父婴室”成为自然平常的社会现象。就像曾经的母婴室从“奢侈品”变为“必需品”,“父婴室”的普及也需要一个过程,既需要建设者有“向前一步”的担当,也需要公众有“乐见其成”的包容。

  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常常始于对微小需求的尊重。从“母婴室”到“父婴室”,一字之差体现着全社会对性别平等的追求,对家庭和谐的期盼。

  当越来越多的公共空间能让父亲从容地为孩子换尿布、冲奶粉,当 “父亲参与育儿”成为普遍的社会共识,我们的社会必将更加温暖、更加平等、更有活力。这不仅是设施的完善,更是文明的进步。(杨小妹)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文明进阶 文明包容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