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游突发地质灾害怎么办?这份避险指南请收好

2025-08-23 07:00:13  来源:西安新闻网  


[摘要]若不幸遭遇灾害,记住“侧向逃生”原则,即面对滑坡、泥石流,向两侧高地奔跑,绝不能顺着灾害流动方向逃窜...

  “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当连绵暴雨遇上山间避暑的人流,地质灾害的隐患如同潜伏在风景里的“隐形杀手”。记者采访了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普专家李瑞雪,定制了一份“地质灾害生存手册”,教你在山水之间识破危险信号,筑牢安全防线。

  在地质灾害的“大家族”中,滑坡、泥石流、崩塌堪称汛期最活跃的“三重奏”,专家提醒,要格外警惕暴雨里的“流动陷阱”。李瑞雪用形象的比喻解析三者的特性:滑坡像山体披了件打滑的外套,土层岩层顺着斜坡整体下滑,持续降雨就是让这件外套越来越湿滑的“推手”;泥石流则是“暴怒”的泥水河,暴雨引发的山体崩塌裹挟着泥沙石块,以惊人流速冲毁一切,其突发性堪比山区里的“洪水猛兽”;崩塌更像悬崖突然抖落的“石块雨”,陡坡上的岩石土体瞬间脱离母体,在重力作用下危险坠落。

  “与其遇险后逃生,不如提前避开危险区。”李瑞雪强调,出行前查询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是“第一道防线”。她特别提醒,雨季前往山岳型景区需格外谨慎,那些未开放的“野景点”可能是滑坡、泥石流的“重灾区”。在游玩过程中要练就“火眼金睛”:远离边坡上的简易工棚如同避开倾斜的积木塔;不在河道滩涂露营就像拒绝在即将决堤的岸边野餐;绕过挡土墙下方,相当于给车辆避开松动的路肩。这些看似平常的场景,都可能在暴雨中变成致命陷阱。

  山区天气如同孩童变脸,前一秒晴空万里,下一秒可能暴雨倾盆。对此,李瑞雪给出“避险三字经”:

  观微兆——池塘水位突然下降,山坡出现新裂缝,甚至动物异常躁动都是自然发出的“求救信号”。井泉水突然变浑、流量骤增,更是地质灾害的“预警灯”。

  速撤离——收到预警信号时切记拔腿就跑。有数据显示,泥石流从发生到抵达山脚往往只需几分钟,贪恋财物可能错过最佳逃生窗口。

  守纪律——政府划定的安置点是经过科学评估的“安全岛”,擅自返回危险区极可能遭遇二次灾害。

  若不幸遭遇灾害,记住“侧向逃生”原则,即面对滑坡、泥石流,向两侧高地奔跑,绝不能顺着灾害流动方向逃窜。当无法逃脱时,抱住大树等固定物就像抓住救命稻草,躲在结实障碍物后相当于给自己筑起临时堡垒。灾害停止后别急着返回,那些看似平静的区域,可能还藏着二次滑坡的隐患。

  快乐出游,把安全刻在行动中。带着这份安全指南出行,在山水之间,既赏得美景,又护得周全。

  (记者 王江黎)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地质灾害 应对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