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藤编:藤韵连古今 非遗助振兴

2025-08-18 09:03:59  来源:群众新闻  


[摘要]8月17日,汉中市南郑区黄官镇的陕西良顺匠心实业有限公司内,工人在专心制作藤椅。一根根藤条在他们手中翻飞、交叠...

  8月17日,汉中市南郑区黄官镇的陕西良顺匠心实业有限公司内,工人在专心制作藤椅。一根根藤条在他们手中翻飞、交叠。

  “今年藤椅和藤扇的销量都很好,产品供不应求。这些年,我凭着这双手‘编织’出了好日子。”黄官镇水井村村民牟泳芹说,她有20多年的藤编制作经验,农闲时就在陕西良顺匠心实业有限公司做活计。靠本事挣钱,感到很自豪。

  “我手中这把藤椅没有用一片木板,全部是用藤条绷的筋,并进行四层加固。这就是我们汉中藤椅坐着有弹性、更舒服的秘密……”在“良顺藤编”直播间,汉中藤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良顺向观众介绍汉中藤椅。

  千年老手艺汉中藤编与网络“结缘”始于2015年。那年,陈良顺的儿子陈凌凯返乡组建了一支“95后”电商团队。经过10年的发展,目前,公司电商销售额已占总销售额的70%,各类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乃至中亚、欧美等地区。

  “我们以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为核心,组建了‘大师工作室’。同时,与陕西理工大学等高校共建‘专家工作室’,结合流行元素,与老师傅一起进行产品创新。”陕西良顺匠心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凌凯说,正是靠这种守正创新的理念,公司年产值不断突破,拿下10余项国家专利,吸引多家国际品牌前来合作。

  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强调,要坚持以文传脉,强化系统观念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在构建大保护格局、践行大考古思路上持续发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汉中藤编区域公用品牌发布、“汉中藤编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项目被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案例库……近年来,汉中不断努力,让汉中藤编这项古老技艺在保护传承中融入现代生活,在创新发展中焕发时代光彩。

  “目前,黄官镇已建成7家社区工厂、5个帮扶基地、6处非遗传承基地,将6500余名群众镶嵌在藤编产业链上。738名搬迁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人均增收2万余元。3家藤编龙头企业年产值超1.68亿元,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地区。”黄官镇党委书记常勇表示,“我们将贯彻落实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以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为目标,加快龙头企业品牌打造和创新创业氛围营造,持续构建集观光、体验、研学、购物等于一体的产业集群。”(群众新闻记者 杨露雅)

编辑: 意杨

相关热词: 汉中 藤编 非遗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