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来自上海的学生。这是我的介绍信!”身穿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学生装的爱国青年激动地说。”这是7月1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联合大学志愿者,在七号院招生委员会旧址演绎实景剧《我要去延安》的一幕。纪念馆以“初心长如炬 燃启新征程”为主题,开展多元红色教育活动,并全面开展了展陈优化与文物更新工作。
实景剧通过角色塑造与场景还原,再现爱国青年奔赴延安的坚定抉择。小朋友们头戴VR也能体验“重走延安路”,打卡了解革命文物,还能学习“摩斯密码发报”,“八办”宣讲处主任王卉介绍,该馆五号院体验中心借助VR、AR等新技术,通过情景授课、发报体验、拓印版画、趣味闯关等形式,引导孩子们感悟革命精神。
同时,“童心讲党史·红色永传承”的视频活动中,“小小讲解员”们站在纪念馆的旧址里,化身红色精神的“小小代言人”。纪念馆的“红色光影 百年征程”影片循环播放活动,精选《建党伟业》《延安岁月》等多部经典红色影片。通过沉浸式观影与互动问答,以光影展现党的奋斗历程,为游客提供沉浸式党史学习体验。
据纪念馆讲解员介绍,在革命文物“焕新”方面,基本陈列展厅上新了革命先辈王浩礼的毛毯、冯九如的公文背包等文物。近期纪念馆还将文物轮换展示,更多珍品亮相为突破展陈空间制约,提升文物保护水平与展览品质,创新建立文物轮换展示机制。基于不同展览主题需求,精选最具代表性的文物进行周期性轮展,让更多的文物走出库房,走上展线,实现文物活化利用与展厅内容常展常新的双重目标。
“妈妈,咱们扫一下这个二维码吧!”记者在现场看到,6岁的长沙孩子认认正在拉着妈妈的手扫描一个展区二维码,记者了解到,纪念馆还补充展品相关信息,制作文物专属二维码;在展厅新增数字展览和专家导展二维码,观众通过扫码即可获取该展厅的专家讲解、文物3D互动和数智人导览体验,以更丰富便捷的方式满足观众观展需求。
纪念馆工作人员表示:“多元红色教育活动系统性提升了观众的参观体验,我们希望这些举措让红色文化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记者 张潇)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