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宝鸡市减灾办组织召开2025年汛期全市自然灾害趋势分析研判会商会议,分析研判汛期自然灾害趋势,划定汛期重点防范区域,安排部署汛期灾害防治工作。会上,市气象、水利、自然资源和规划等6个部门分别对2025年汛期气候趋势、气象、洪涝等风险形势进行研判和预测。
会议要求,要提高认识,充分准备。各涉灾部门要坚持“两个至上”,守牢安全底线,深刻汲取去年“7·16”“7·23”暴雨洪涝灾害教训,全面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加强预想预防,充分做好今年汛期防汛和救灾准备工作。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能,分类建立重大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台账,加强灾情监测,及早做好灾害信息研判,科学制定应对防范措施。要齐抓共管,协同配合。各涉灾部门要密切关注预警预报信息,充分认识气候的极端性,坚决克服经验主义和侥幸心理,高度警惕可能出现的先旱后涝、旱涝急转、旱涝交替等风险。紧盯风险隐患、抓紧整改固弱,提前做好灾前风险监测、预警及灾前应急准备工作,全力做好灾情监测和预警信息互联互通,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对前期防汛各项准备工作进行再检验、再完善,牢牢把握防汛抗旱工作主动权,确保全市安全平稳度汛。要完善预案,加强演练。各涉灾部门要结合实际工作,深入剖析当前防灾减灾工作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进一步细化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尤其是加强镇、村防汛防灾应急演练。要加强宣传,普及知识。各涉灾部门结合本业务实际工作,有针对性地向社会公众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自救互救基本技能,进一步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减少灾害损失。要加强值守,严格责任。各涉灾部门要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制度,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遇有紧急突发事件或重要紧急情况,立即请示报告,并及时妥善应对。(宝鸡市应急管理局)
编辑: 张洁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