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嗅觉搜救犬”显威力 西电科大团队带“黑科技”参与自然灾害救援

2025-02-16 07:03:26  来源:西安新闻网  


[摘要]在现场使用的气体探测仪,全称为“含水土质埋压人员痕量气体生命探测装备”,通过探测埋压人员痕量气体信号强弱从而确定埋压人员的可能位置可与搜救犬互相配合使用...

  2月8日,四川省宜宾市发生了山体滑坡灾害。记者获悉,在这场救援行动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程鹏飞教授挺身而出,在接到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的救援请求后,同何晓川和廖佳新组成三人救援团队,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成果“人体痕量气体标记物搜救装备”,当晚紧急奔赴此次山体滑坡救援现场。救援团队通过 “人、犬、装、机” 紧密配合,大大提高了搜索效率。

  据程鹏飞团队工作人员介绍,在搜救现场,首先,搜救犬凭借着敏锐的嗅觉,在滑坡堆积的大片区域内来回搜寻,一旦发现可疑区域,搜救犬便会立即驻足,发出示意,消防救援人员见状使用喷漆对区域进行标注。随后技术人员手持气体探测仪进行细致检测,在确认可能性较大后,调度大型挖掘机帮助消防救援人员进一步搜索被埋压的深处。

  在现场使用的气体探测仪,全称为“含水土质埋压人员痕量气体生命探测装备”,通过探测埋压人员痕量气体信号强弱从而确定埋压人员的可能位置可与搜救犬互相配合使用。这套人体痕量气体标记物搜救装备,是由程鹏飞教授团队自主研发,通过高灵敏度气体传感器阵列成为救援现场的“电子嗅觉搜救犬”,可精准探测被困人员代谢产生的痕量气体,帮助救援队伍在复杂环境中快速锁定人体生命体目标。 该装备可穿透钢筋混凝土、泥石流的阻隔,为废墟下的生命点燃希望之光。

  在救援过程中,程鹏飞教授团队在废墟内部发现了人体痕量气体信号,引起指挥部和救援队伍对这一发现的高度重视。该区域迅速升级为高价值区域,重点挖掘,为救援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程鹏飞教授介绍,“人体痕量气体标记物搜救装备”具有两大核心优势,即极高的灵敏度和强大的识别能力。装备能精准区分人类与其他哺乳动物的代谢特征,避免了无谓的救援资源消耗,为救援提供了科学支撑,极大提升了救援效率。

  程鹏飞教授团队的贡献,不仅限于此次救援行动。多年来,团队还将该传感器技术拓展应用于环保、医疗、公安等多个领域,推动了传感器技术在各行业的深入应用。

  在救援标点过程中,程鹏飞不慎从巨石上跌落造成腿部多处软组织重度挫伤。但他依然心系灾区,通过电话与网络继续指导装备在现场的救援工作。目前,还在当地医院住院的程鹏飞表示,团队将不断创新,让气体传感技术在更加广泛的领域发挥作用,为社会乃至全世界带来更高的价值和赋能。

  (记者 任娜)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气体探测仪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