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家祯
今年5月31日是第38个世界无烟日,主题为“拒绝烟草诱惑,对第一支烟说不”。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800万人因吸烟相关疾病死亡,在我国,这个数字超过100万。
如何牢固树立“自己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自觉远离烟草制品?5月30日,省卫生健康委邀请相关专家进行科普。
让青少年远离吸烟
“青少年吸烟的现象令人担忧,一些隐匿的陷阱在悄然驱使青少年踏上吸烟之路。”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张海艳提到,“烟卡”游戏在小学生群体中较为流行,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电子烟是一种通过加热含有尼古丁、丙二醇、甘油和香精的烟油产生气溶胶供使用者吸入的电子装置。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电子烟不能作为戒烟工具。
“电子烟中含有尼古丁,这是一种高度成瘾的物质,会导致青少年产生依赖。”张海艳说。学校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科学的讲解和直观的展示,让青少年认识到吸烟对身体和心理的严重危害,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许多疾病与吸烟有关
众所周知,吸烟对肺不好。其实,吸烟的危害远不止于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这些都与吸烟有密切关系。
“约80%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都有吸烟史,85%的肺癌死亡病例与吸烟密切相关……”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遆新宇告诉记者,烟草烟雾中含有7000多种化学物质,悄无声息地侵蚀着吸烟者的身体。
吸烟的危害早已人尽皆知,然而,许多人忽视了二手烟和三手烟对孕妇、胎儿以及儿童带来的长期、隐蔽且不可逆的危害。
“孕妇暴露于二手烟或三手烟环境时,胎盘供氧减少,会直接导致胎儿生长受限。”陕西省康复医院副主任医师王雅楠介绍,儿童呼吸频率是成人的2至3倍,单位体重吸入的污染物更多。
科学戒烟需综合治疗
戒烟有多难?西安市第三医院主任医师刘志燕介绍,烟草烟雾中含有的尼古丁是一种生物碱,与大脑中的烟碱型受体结合,可以刺激释放多巴胺,使吸烟者产生愉悦感,进而产生瘾,这就叫烟草依赖。
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成瘾性疾病,包括躯体依赖和心理依赖两方面。躯体依赖为生理依赖,表现为在停止吸烟或减少吸烟量后出现的一系列难以忍受的症状和体征。心理依赖为精神依赖,表现为主观上对烟草的强烈渴求。
“烟草依赖最佳治疗方案是行为、药物及心理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刘志燕说。
目前,陕西省已在35家医院开展规范化戒烟门诊建设工作,提供戒烟首诊干预和至少2次随访服务,戒烟辅助药物也逐渐在戒烟门诊中使用,提高了戒烟成功率。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