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城垣千年文脉 品盛唐气象万千 泰国东北部代表团参访西安

2025-05-23 00:41:11  来源:西安新闻网  


[摘要]应第九届丝博会组委会邀请,由孔敬府、呵叻府、乌隆府、乌汶府等12个府组成的泰国东北部代表团一行13人在陕参访...

  应第九届丝博会组委会邀请,近日由孔敬府、呵叻府、乌隆府、乌汶府等12个府组成的泰国东北部代表团一行13人在陕参访。5月21日,代表团一行先后走进西安城墙、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及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参访,近距离触摸城垣千年文脉,感受西安强劲文旅活力。

参访团一行在西安城墙上合影留念。

  花钿点额承唐韵 金甲巡城越古今

  西安城墙始建于隋,扩建于明代,已有1400余年历史,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代表团一行从巍峨的永宁门登临城墙,沿途仔细聆听讲解,了解城墙自隋唐至明清的演变历程和近年来的保护修缮及活化利用。

  贴花钿,赏长安。城墙瓮城西侧,一场唐妆体验活动引得参访团一行驻足围观。身着汉服的工作人员手持金箔笔,为女性嘉宾轻点鹅黄花钿、描摹嫣红斜红。

  参访中,身披仿古铠甲的“金甲武士”踏着沉稳步履巡城而过。参访团成员纷纷举起镜头,为这群“穿越”而来的大唐卫士定格下古今交错的光影。

  脚踏青砖、手抚垛口,近距离感受古老的西安城墙,大家纷纷感慨:“这里每一块砖石都是历史的注脚,城墙不仅是防御工事,更是城市文明绵延的见证。”

  行至含光门,代表团一行走进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馆内,隋唐城墙夯土层、过水涵洞等遗迹仍保存完好,与现代城墙形成“墙中墙”的奇观。工作人员现场解读西安城墙隋唐、唐末五代、宋元、明清夯土层的划分以及唐皇城的水利智慧,让代表团一行近距离感受到了“城垣叠压千年”的震撼。

  “置身城墙之上,千载文明近在咫尺的震撼难以言表。”代表团团长巴查亚•昂佩瓦拉孔说,“西安不仅以敬畏之心守护着历史原真性,更以创新之笔书写文物‘活化’新篇。”

  巴查亚•昂佩瓦拉孔还说:“今年是中国与泰国建立外交关系50周年暨‘中泰友谊金色50年’。半个世纪以来,两国经贸合作规模和领域不断扩大与深化,呈现出互惠互利和合作共赢的广阔前景。泰国东北部地区是泰国的传统农业区,以茉莉香米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享誉全球,而陕西在旱作农业、智慧农机等领域的创新成果令人瞩目,希望以丝博会为媒,深化与陕西和西安在农业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夜经济点亮文旅新图景 消费帮扶书写减贫答卷

  夜幕降临,代表团一行来到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夜晚的步行街游人如织,盛唐气象与人间烟火紧密交织,历史底蕴与新潮科技交相辉映,让游客多角度、沉浸式感受千年古都的文化魅力。

  据了解,这条长度超过2000米的步行街区,通过“文化IP+科技+沉浸式体验”模式,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2024年全年接待游客7475万人次。

  “这条步行街是如何打造的?”“普通的周内夜晚也有这么多游客,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实现‘长红’的秘诀是什么?”参访团一行纷纷向工作人员抛出问题,了解大唐不夜城步行街的运营模式。“这是观察中国文旅市场发展的一个窗口,映射出中国经济的创新活力与发展韧性。”代表团成员表示。

  参访途中,一家叫作“西安消费帮扶超市”的街边店铺引起了大家的极大兴趣。无论是融合了陕西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还是香菇、木耳等本地特色农产品,都让大家流连忘返,纷纷选购具有陕西元素的特色产品。

  据了解,“西安消费帮扶超市”按照“实体店+电商+合作社”的经营模式,专门销售需要帮扶的县、村、户及相关企业生产的农特产品,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已形成集设计、包装、展示、售后于一体的帮扶产品对外展销窗口。

  “我们正致力于推动减贫事业,今天看到了消费帮扶超市的举措,它减少了中间环节,助力农户销售商品,这对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有很大的作用。希望学习借鉴中国的减贫经验,并在此方面开展更深入的交流合作。”一位参访团成员深有感触地说。

  文/图 记者 郭旭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泰国 参访团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