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来自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等国的5名留学生走进位于西安市解放路的袁记肉夹馍店,开启了一场以“非遗肉夹馍制作技艺”为主题的文化体验活动。
活动现场,袁记肉夹馍联合创始人陶海翔向留学生讲解制馍要领:揉面要“三醒三揉”,烤馍需“文武火控”。
来自塔吉克斯坦的留学生米娜试着揉了揉面团。她说:“原以为打馍像做面包,没想到工序如此复杂,怎么捏也捏不出像样的形状。”
制馍师傅向店内食客展示绝活,只听“啪嗒”一声,面团在案板上摔成了饼状。制馍师傅接着擀制、定型、入炉,一气呵成,12秒就完成一个馍的主要制作工序。
“这比看魔术还过瘾!”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艾古丽惊呼。在制馍师傅手把手教授下,这些留学生做出了自己的第一个中国肉夹馍。
活动结束后,留学生兴奋地展示“长安打馍人”贴纸。“这次活动很有意义,我要分享给家乡的同学,让他们知道中国老字号美食有多酷。”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留学生乌胜利说。
当前,陕西很多老字号的经营业务已超越传统餐饮范畴,随着商文旅融合的不断深化,老字号正以“非遗+潮玩+国际化”的姿态,向世界递出一张鲜活的陕西文化名片。
袁记肉夹馍董事长靳金矿说:“老字号的生命力在于守住‘手工温度’的同时,用年轻人的语言讲故事,让年轻人愿意分享。这才是老字号该有的样子。”
(记者 肖倩 许奥博)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