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走进丹凤县武关镇梅庄村丹凤茗韵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羊肚菌种植基地,一排排大棚整齐排列,棚内羊肚菌长势喜人,工人们穿梭于菌垄间,小心翼翼采摘羊肚菌,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丹凤茗韵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吕梅介绍:“这是今年采收的第一批羊肚菌,种了大概有20多亩,产量可以达到每亩新鲜菇1800斤左右,大概在80至100块钱左右,价格、产量都挺好,2025年年底,准备将规模扩大一倍。”
在发展羊肚菌产业的同时,梅庄村还将茶产业作为“一村一品”主导产业来抓,新建茶园600亩,补种茶园400亩,茶园总面积达3600亩。在帮扶单位丹凤县农技中心的支持下,村里还建成了设备齐全的茶叶加工厂,延长茶产业链,盘活村集体经济,带动当地群众务工增收。
村民李香兰是采茶的“老把式”,平时在基地干点零工,采茶让她在家门口又增加了一份稳定的劳务收入。她说,“采茶叶已经是5年了,一年采茶能挣2000多块钱,而且茶叶产量越来越好了。”
据丹凤县武关镇梅庄村驻村第一书记裴帅介绍,该村通过村企联营模式,实现村集体营收,净收益达5万余元。下一步,将持续发挥帮扶单位农技优势,扩大农业产业项目支持力度,带动村上茶产业以及羊肚菌产业持续发展,促进当地群众致富增收。
在武关镇毛坪村,5500亩的高山岩茶郁郁葱葱。凭借这份得天独厚的资源,村里建成数字茶园,引入自动化加工流水线,让茶叶年产值飙升至2000万元,并成功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春茶采摘季,游客穿梭于数字茶园,观摩自动化加工流程,参与制茶体验,沉浸式领略独特的茶文化。
“亲身参与采茶、炒茶、品茶、观茶艺,觉得这种体验很不错,而且还能让孩子在劳动实践中学习传统技巧,体会劳动的艰辛和乐趣,值得再来一次。”来自西安的游客李扬说。
武关镇毛坪村党支部书记李发茂说,“茶叶产业带动了本村剩余劳力就业务工,增加家庭收入。如今,我们正在建设茶博馆、茶香书吧、茶叶游客体验中心,将茶园观光、制茶工艺展示与武关镇历史、民俗文化结合,吸引游客采茶、旅游。”
近年来,丹凤县武关镇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山茶、食用菌等特色农业,以毛坪、梅庄为基地的茶叶种植面积达9000余亩,以楼子、阳阴、梅庄三个村为主导的食用菌种植达280万袋。积极扶持茶企延伸产业链、拓展自主品牌,盘活村集体经济闲置资产发展食用菌产业,联农带农效益日益增大,推动“绿叶子”变身“金叶子”、“小菌菇”撑起“致富伞”。
丹凤县武关镇党委书记杨丹军表示,“镇党委、政府将坚持生态助镇、产业兴镇,文旅赋能,一如既往当好服务者和‘店小二’,在招商引资、技术推广、品牌打造、产销对接上持续发力,继续深化农文旅三产融合新模式,让武关这座千年古塞焕发新生机。”(实习记者 寇静 记者 王斌)
编辑: 吴佳蕊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