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中国”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商洛市商州区锚定“中国康养之都核心区”建设目标,以多业态融合、全链条发展为路径,开启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新篇章。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各镇(街道)和各部门打破壁垒、协同发力,在项目谋划、产业培育、机制创新中形成“一盘棋”格局,不断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
以“协同机制”凝聚发展合力,构建全域康养新生态。康养产业涉及医疗、养老、文旅、农业等多领域,其跨界属性决定了“单兵作战”难以破局。我们要通过工作专班推进机制,明确各镇(街道)和各部门职责分工,建立任务清单督查机制,推动部门间数据共享、政策衔接,为产业融合奠定基础。
以“项目引擎”驱动产业升级,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项目建设是康养产业的核心支撑。我们要坚持“规划引领、项目为王”,全面推进高铁康养新城、食品产学研基地、丹江宿集等重点项目。依托西商融合机遇引入社会资本,通过“康养+赛事”模式,举办丰富多彩的赛事活动,带动住宿、餐饮、文创等关联产业增收,不断放大项目跨界联动的乘数效应。
以“融合创新”激活产业动能,拓展“康养+”发展边界。产业融合是康养经济的生命力所在。我们要做好“康养+乡村振兴”,依托秦岭山水资源发展民宿集群,推动北斗山居、蟒岭驿站等项目带动群众增收。做好“康养+现代医疗”,加快推动医养结合项目,构建“医疗—康复—养老”服务链,催生药膳研发、森林康养等新业态。做好“康养+数字经济”,依托健康180项目平台,实现线上问诊、健康管理等智慧服务。
以“品牌赋能”提升城市能级,构筑可持续发展优势。品牌建设是康养产业走向高端化的关键。我们要深挖“22℃商洛”气候优势,通过举办各类主题活动,塑造“康养之都·活力商州”IP借力体育赛事,将“赛事经济”与康养旅游结合,吸引周边游客观赛、旅游,带动周边消费链升级,在“硬实力+软文化”双轮驱动下,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品牌溢价。
实践表明,康养之都建设绝非某一部门的“独角戏”,而是需要政策协同、项目联动、产业融合的“交响曲”。唯有以系统思维打破边界、以创新胆识突破瓶颈,方能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康养答卷”。(来源:商州融媒)
编辑: 吴佳蕊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