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川县:以“微实事”惠及“大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感

2024-07-30 17:24:53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延川县紧扣“产业提质、文教振兴、项目支撑、城乡融合”发展思路,以“小切口”推动“大发展”,以“微实事”惠及“大民生”,稳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延川新篇章注入了新活力、增添了新动能。...

  各界新闻网讯(实习记者 白小芳 记者 贺鹏飞)7月30日,记者从延安市委宣传部主办的“聚焦‘小切口’服务‘大民生’”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延川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入开展“三个年”活动,全面落实市委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一六四”工作布局,紧扣“产业提质、文教振兴、项目支撑、城乡融合”发展思路,以“小切口”推动“大发展”,以“微实事”惠及“大民生”,稳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延川新篇章注入了新活力、增添了新动能。

  聚焦思想之变,在服务发展大局上激发“新活力”

  强化改革顶层设计,县委深改委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科学谋划制定改革工作要点,建立责任清单和任务台账,制定改革考核办法,定期召开改革会议,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构建了运作顺畅、激励有效、监督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强化改革任务督察,将改革督察作为推进任务落实的重要抓手,坚持“改革推进到哪里、督察就跟进到哪里”理念,落实督察部门常态化跟进改革任务推进情况,有效打通了改革关节、疏通了改革堵点、提高了改革质效。

  聚焦发展之变,在产业转型升级上跑出“新速度”

  延川县聚力优化营商环境,坚持运用改革的手段破除营商环境体制机制障碍,推动上线了延川县“一件事一次办”平台,将6个单位15个事项纳入平台集中办理、70项高频事项实现一网通办;持续推行“跨省通办”政务服务,实现与52个县区的跨地区政务通办。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围绕推进产业链的前延后伸和特色产业多元化发展,创新推行苹果产业“1234”旱作节水模式,成功引进国家区域性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和国投中鲁浓缩果汁加工项目;面对红枣产业发展困境,研发了新中式茶饮“延安枣芽茶”,有效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同时,大力发展桑蚕养殖产业,走出一条群众增收致富“新丝路”。着力推动文旅融合,依托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和红色资源,以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建设为抓手,打造了以马家湾、甄家湾等9个古村落为主线的全域影视基地,先后吸引《信仰》《建国大业》等30多部影视剧组取景拍摄,打造了“农+文+旅+影”融合发展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径。

  聚焦民生之变,在增进群众福祉上彰显“新情怀”

  优化教育资源供给,针对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等问题,持续优化学校布局、提高办学条件,引进全国名校清华附中在文安驿办学,同人大附中、陕师大附中建立了合作关系,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带动教学质量提升,2024年全县高考本科上线率达到82.06%,中考普高上线率达到71.9%。推动医疗资源下沉,针对偏远山村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创新打造了“流动医院+流动药房”服务模式,组织县级专家医师团队定期深入农村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服务,构建了县镇村医疗服务一体化服务新模式。拓宽就业创业渠道,抢抓数字经济发展契机,打造了数字经济就业中心,建成了延安首个蚂蚁集团服务星站,开展淘宝审核和蚂蚁大模型、云客服等业务,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个。破解农村养老难题,针对“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引发的农村养老难等问题,整合利用各类项目资金和社会捐助资金,打造了中塬、刘家沟等55个农村幸福互助院,为留守老人提供了全面丰富、精准便利的养老服务。

编辑: 意杨

相关热词: 延川县 服务 发展 产业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