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闻网讯(记者 谢昊天)7月29日,由陕西省委网信办指导、汉中市委网信办主办、西西新闻承办的“追循足迹看发展·感恩奋进谱新篇——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汉中考察重要指示精神”网络媒体看汉中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汉中市博物馆、天汉湿地公园、略阳县徐家坪镇等地,感受汉中在历史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特色产业发展、生态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汉中市博物馆:让文物“活”起来
近年来,汉中市锚定“绿色循环 汉风古韵”战略定位,以“中字型”文化研究工程为抓手,一体推进文物保护、文化传承、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文化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汉中市博物馆是由“西汉三遗址”古汉台、拜将台、饮马池建立的组团群落式市级博物馆。馆内开设有“石门十三品陈列”“褒斜古栈道陈列”“汉水·汉风·汉韵——汉中历史文化展”“汉中开汉业——刘邦与汉中”“国士无双——韩信生平事迹展”“天汉古韵——汉中历史文物展”“汉中革命史迹陈列”“凝练的艺术——馆藏砖瓦精品展”等陈列。现有藏品1.3万件(套),其中等级文物490件(套),尤以“石门十三品”驰名中外。
步入馆内,古树遒劲挺拔、庭院古朴典雅。展厅里,珍贵文物诉说着汉中的千年往事。
“今年5月,汉中市博物馆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汉中市博物馆副馆长房飞介绍,近年来,汉中市博物馆围绕保护、研究、展示、传承等方面组合发力成效显著,去年8月至今,汉中市博物馆已累计接待游客96万人次,人工讲解8600余批次,比2019年增长82%,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寻中华文明。
据了解,该馆文物保护工作也在持续“上新”。去年年底,市博物馆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项目启动。第一期工作中,工作人员对全市近300件珍贵文物进行二维、三维数字采集,为日后建立资源管理系统、对文物资源进行统一管理作准备。由于文物纹饰图案、文字、工艺不同,最多时,工作人员给一件文物拍摄了1600张照片,全方位记录细节。
天汉湿地公园:市民的“幸福园”
一江碧水穿城过,两岸秀色锁清波。盛夏时节的天汉湿地公园,放眼望去,江水汤汤,水清树茂,散发出无尽的生机与活力。
据介绍,汉江湿地公园总体格局以汉江为轴,东西两头依托汉江桥闸和翻板闸,形成约6平方公里水面;南北两岸建成高标准防洪堤防20.9公里,公园还包括休闲步道16公里、景观栈道6.2公里、滩地溪流2.1公里。
“我们最大限度地保持汉江原始生态水域岸线,依托江滩天然形态,实施生态岛屿修复,建成了绿柳拂堤、河湖相通的湿地系统;落实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保护湿地原生生物群落,培育本土植物,恢复生物多样性。”汉中市水利局副局长王利夫介绍。
目前,天汉湿地公园已修复绿地约145.6万平方米,拥有大小生态岛屿219座,分布有314种各类植物、30余种鱼类和超过90种鸟类。同时,市水利部门利用天汉湿地公园滩地溪流建设了仿生鱼类洄游通道,实现了翻板闸上下游鱼类互通,有效修复了天汉湿地公园生物链;对园区部分退化绿地进行恢复和提升,新增绿地870平方米,补栽银穗芒、水生美人蕉等植物4600平方米,努力营造“四季有景”的景观效果。
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前来休闲娱乐。在天汉湿地公园,市民游客不仅可以赏美景,还可以自由使用各类公共服务场地和设施,市水利局协同文旅、体育等部门在天汉湿地公园举办中国桨板超级联赛等各项国内国际体育赛事和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大家也亲切地称这里为“幸福园”。
“下一步,将全力守护水清岸绿、堤固城安、人水相亲的市民‘幸福园’,促进生态保护同生产生活相互融合。”王利夫表示。
徐家坪镇:“农文旅”融合铺就“幸福路”
铁路风情小镇、上坪民宿、星空露营基地、林下咖啡屋……走进略阳县徐家坪镇,一步一景,景景动人。
在徐家坪天麻智能大棚内种植了天麻、黄精、白芨、石斛、灵芝等中药材,集中展示了天麻培育的所有环节;上坪果蔬采摘大棚,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绿油油的叶片间挂满了殷红的果实,吸引不少游客前来采摘体验,亲近自然;数字乡村互动体验馆内,“数字基础”“数字农业”“数字治理”“数字文化”等6个主题功能区,老百姓可以亲身感受到数字乡村建设给生产、生活带来的实惠和变化。
“今年种植天麻3万余窝,预计产值可达50万元;养蚕规模45张,目前收入已达11万元;采摘园主要种植的圣女果收入也达到了20余万元。”徐家坪社区支部委员蹇伟华介绍,社区通过养殖、种植、旅游多产业融合,村民们实现了多渠道增收。
徐家坪铁路风情小镇是依托宝成铁路历史文化打造的一座铁路工业遗风小镇,是徐家坪 AAA 级景区的重要板块。在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徐家坪镇积极整合、盘活铁路周边资源,在徐家坪火车站周边区域修建了游客接待中心、桥头露天机车展、火车餐吧、林下书屋、宝成铁路纪念馆、儿童托马斯乐园等 10 余处旅游景观节点,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以前只有当地居民来买点东西,现在依托于旅游业的兴起,游客多了,来买东西的人也多了,商店的生意越来越好。”在电气化机车观光体验区对面的一家商店中,老板张强谈起现在商店生意满脸幸福。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徐家坪镇接待游客15万人次,直接或间接带动旅游消费达1500万元,逐步探索出一条从传统农业模式向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新模式。
近年来,徐家坪镇紧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任务和绿色循环转型定位,深度挖掘山水林草等自然资源和丰富文化资源,通过将乡村旅游、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建设与数字化智慧化平台应用相结合,打造康养、旅居、消费一体化发展的乡村旅游路径,先后建成AAA级铁路风情小镇、上坪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宝成铁路文博馆等文旅融合点,打造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新时代乡村建设样板。
略阳县委常委、徐家坪镇党委书记陶智君表示,下一步,将继续通过构建“1+3+N”的管理模式、搭建乡村数字融合转换平台等措施,不断激发广大群众的活力和干劲,让更多村民实现增收,努力谱写镇强、民富、景美的新篇章。
编辑: 吴佳蕊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