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上午,最后一批红嘴鸥飞离汉中。至此,一年一度迁徙汉中越冬的7000多只红嘴鸥全部离开汉中,踏上了北归西伯利亚的漫长旅途。
“红嘴鸥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候鸟,每天早晨我带着鸥食从火车站赶到江边喂食它们时,海鸥们都会扑棱棱地飞过来,围着你上下盘旋、翻飞,争相进食,这种情景十分动人!”3月17日上午,每天都要到江边“牧鸥”的于晓华女士向记者介绍说。
于晓华女士与海鸥的“结缘”是10年前的一个冬天。当时,她正带着小孙子在江边玩耍,看见“海鸥妈妈”杨静背着背包,提着袋子喂食海鸥,只见海鸥们像一群孩子一样围着杨静与她亲密“互动”,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有的甚至顽皮地停在她的头上、肩上久久不愿下来,那情景太动人啦!从那之后,于晓华也加入了“牧鸥人”的行列,她每天早上五、六点钟就早早起床,急急忙忙做好鸥食就赶到江边开始每天上午的“牧鸥工作”。多年来,风雨无阻从未间断。
“今年迁徙在汉中的海鸥‘大部队’是去年11月上旬飞抵汉中的,而它们的‘先头部队’10月30日就飞抵汉中了,比往年整整提前了一个星期。”“红嘴鸥之家”微信群群主赵宏杰介绍说:“今年的海鸥虽然提前来到了汉中,但3月5日第一批红嘴鸥才离开汉中,比往年要晚近一个星期。目前,它们在汉中逗留的时间已经快140天了,说明汉中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啦!”
“今年海鸥的数量、种群整体上都比往年多,最多的时候大约有七八千只。往年只有啤酒广场、音乐喷泉两个‘宿营地’,今年又增加了二号桥回水湾和龙岗大桥周边湿地两个共4个宿营地,每个宿营地大约2000只。”杨静表示:“虽然海鸥种群、数量不断增加,给投食、喂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我们一定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动、团结更多的志愿者,争取把汉中变成‘第二个昆明’!”
“这段时间,几乎每过几天都有许多红嘴鸥飞离汉中。”一位喜欢拍摄海鸥的摄影师傅说:“我是非常喜欢海鸥这种美丽的‘小精灵’的,每天都要过来投喂、拍照,但现在海鸥都走了,只有等到今年底海鸥回来越冬时才能再看了!”
红嘴鸥广泛分布于北半球,夏季在欧亚大陆北部湿地集群繁殖,秋天飞往南部地区越冬。每年,红嘴鸥长途跋涉迁徙至汉中一江两岸天汉湿地越冬、栖息觅食。根据不完全统计,栖息在一江两岸的红嘴鸥已由2009年的几十只,发展到如今七八千只,其数量和种群呈逐年递增态势。
据了解,每年红嘴鸥迁徙的时候,它们往往是一批一批地走,飞向其他国家。最后剩下来的这些“老弱病残”者,它们已经没有了长途飞行的能力,只能留在国内的青海、宁夏及东北一些较为寒凉的地方等候大部队迁徙归来,再一起飞回汉中、云南等地越冬。
文/记者 胡毅 图源/陕西理工大学学生会公众号(资料图片)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