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文化自信,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2023-01-15 08:01:39  来源:陕西日报  


[摘要]代表委员纷纷表示,要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更好地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文化是根,文化是魂。”

  “创作精品不负时代,奉献精品不负人民。”

  政府工作报告对“坚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扎实推进文化建设”作出了明确部署要求。连日来,这成为文化系统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大家纷纷表示,要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更好地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为人民创作精品

  为社会奉献佳作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文学、戏剧、影视、美术、音乐等领域推出更多优秀作品,精心办好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

  对此,省人大代表、商洛市地方戏曲研究院院长李淼感触颇深。她说,作为基层文艺工作者,五年来我们坚持文化创新实践,在第九届陕西省艺术节等舞台上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文艺创作紧扣时代主题。比如脱贫攻坚题材的商洛花鼓戏《情怀》,把商洛众多干部在一线的真实故事以艺术的形式讲给老百姓,获得广泛社会共鸣。

  “只有扎根于人民群众中的艺术作品,才会有生命力。”李淼说,“文化惠民演出是我们的一项基本工作。我们坚持开展的‘非遗小剧场’‘周周戏相逢’等,以象征性的票价,让商洛的老百姓走进剧场感受戏剧文化。同时,在政府购买文化项目的支持下,坚持开展戏曲进校园、进社区等,送戏曲到田间地头,在服务群众中体现文化担当。”

  省政协委员、省美术家协会理事王肖峰认为,文艺工作者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弘扬先进文化。他认为,所谓艺术,应该在文化上推陈出新,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创新。守正创新,创新必须体现传承,体现对历史的尊重,对传统的尊重。

  “我在这些年创作中感受到,要踏实地向群众学习,向古人学习,钻到历史的长河中去学习中华文化发展的脉络,寻找中华文化的根。否则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王肖峰说,“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比如一些文化古镇,我们在开发的过程中要保留古镇的原始风貌,挖掘古镇的历史文化。”

  提升文化设施

  创新展示方式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省文化馆新馆等项目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服务效能。

  凤县革命纪念馆位于凤县凤州镇,是结合两当兵变纪念地项目,是整合凤县红色资源建设的红色旅游景区。

  省政协委员、凤县革命纪念馆馆长马海燕介绍,凤县革命纪念馆先后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陕西省廉政教育基地、陕西省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等,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锤炼党性修养的重要阵地。

  马海燕说:“我们坚持以‘讲好红色故事,做优红色品牌,全面提质增效’为引领,坚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聚焦目标考核、落实分级管理,认真打造红色教育品牌,内抓质量、外强形象,以优良传统和过硬作风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务实高效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省人大代表、汉中市文化馆国家二级演员彭光琴说,汉中是历史文化名城,有丰厚的文化资源,添建一座现代化的美术馆,必将成为展示城市形象、传播历史文化,特别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艺术需求的实事好事。

  彭光琴说,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陕南镇巴民歌的传承人,这些年她和同事们一方面加强民歌挖掘整理,注重静态保护;一方面积极探索民歌传承弘扬的新渠道、新形式。几年来的实践启发她们,传统民歌一方面要更加主动地走向群众,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景区;一方面也要适应网络时代的输出方式,积极开展网络文艺工作。网络文艺与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通过网络的传播,民歌传承可以促进文旅融合,助推当地特产销售、带动当地旅游、展示地方民俗、促进招商引资等。

  彭光琴表示,期望通过创作精品、传播精品,展示汉中“汉风古韵、绿色循环”的形象,传递文化陕西的响亮品牌,扩大网络文艺的正能量。

  发掘历史资源

  推动文旅融合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全域旅游示范区、文旅融合示范区建设,深入挖掘历史文化、革命文化、都市文化、民俗文化和自然风情特质。

  对此,省人大代表、韩城市司马迁祠文管所讲解员朱翠说,“司马迁”是历史的名片、是文化的名片,更是韩城的名片,蕴涵着巨大的时代价值。司马迁和他所著的《史记》,既是取之不尽的历史文化宝藏,也是推动文化旅游发展的恒久题材。甚至可以从中挖掘出廉政、道德、家风等教育资源,用以指导政府建设、社会建设及家庭建设。

  朱翠说:“讲解员是文化传播者。我要立足讲解服务工作,向每一位参观者宣传司马迁精神,宣传韩城文化。作为一线工作人员,我要更好发挥直接服务游客、直接对接市场的优势,把韩城和陕西博大精深的文化形象表达出来。”

  作为全国首部红色主题秀,延安枣园文化广场东方红大剧院上映的红秀《延安 延安》,已成为全国游客到革命圣地体验红色文化、感悟延安精神、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必选项目。

  红秀先后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获得中国舞蹈“荷花奖”大型剧目金奖、央视年度魅力旅游演艺项目等荣誉,被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列入情景教学课程。

  省政协委员、陕文投集团副总经理孙昌博说,红色旅游是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形式,是革命传统教育方式的创新,是贴近历史和生活的大课堂。让红色旅游既有意思又有意义,需要把“旧居旧址”变成激活红色基因的生动课堂,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记者 张鑫 王帅)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文化 创新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