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计划选派1235名教师 陕西省2022年“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启动

2022-07-22 00:47:46  来源:西安新闻网  


[摘要]2022年“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简称教师专项计划)出炉,2022—2023学年全省计划选派1235名教师助力我省进一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7月21日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2022年“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简称教师专项计划)出炉,2022—2023学年全省计划选派1235名教师助力我省进一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

全省计划选派1235名教师

其中义务教育阶段计划选派1140名

  记者了解到,此次专项计划的受援范围主要是脱贫地区(原国家确定的连片特困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及各地确定的其他深度贫困地区),重点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

  2022—2023学年全省计划选派1235名教师,其中义务教育阶段计划选派1140名,非义务教育阶段计划选派95名。省教育厅要求各设区市要优化市内名额分配,加大跨县选派力度,充分调动市区和非授援县的优质教师资源,加强对所辖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支持。

  选派要求明确,原则上应选派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骨干教师,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和“三级三类”骨干教师优先考虑,幼儿园教师可适当放宽条件;学校管理人员应具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和丰富的学校管理经验;选派教师教龄应在6年以上,从事管理工作的应具有3年及以上管理经验;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5周岁,身心健康,适应支教地区的工作环境;普通话水平需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教学。支教以全日制工作形式为受援地提供服务,时间为1年,鼓励延长支教时间或留任工作,按照学年开展选派工作。大学生实习支教、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短期的基层巡讲和支教、试用期教师不列入选派范围。

鼓励以“组团式”形式选派教师及教育管理人员

  我省鼓励以“组团式”形式选派教师及教育管理人员。专任教师主要承担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任务,组织教研活动开展业务培训和教学指导,充分发挥骨干示范作用,与当地教师形成教学团队,带动受援学校整体提升学校教学水平和育人管理能力,教育管理人员主要从事学校管理工作,推动受援学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受援学校要根据支教人员情况组织教师、管理人员与支教教师结对跟学。

  选派教师以各设区市在辖区内调配为主,以市域间帮扶协作、对口支援、结对帮扶为补充,不断扩大城市优质教师资源支持受援县教育发展数量。结对协作的市域之间要在“三区”教师选派工作中加强沟通协商,结合当地实际互相选派优秀师资到结对协作市受援县支教。人才资源相对薄弱的市和边远地区和革命老区县数量较多的市,在派出教师范围上可适当放宽条件,采取市支持县、县支持乡的方式予以解决。

  选派到“三区”的支教教师,支教期间人事关系保留在原单位,支教期满后仍回原单位工作。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按月发放工作补助、交通差旅费用以及购买意外保险等补助。其支教经历视同城镇教师到农村教育工作经历,符合规定条件的,应在工资、职务(职称)晋升、计算基层工作经历等方面,按现有倾斜政策执行。对于选派工作期间业绩突出、基层欢迎的特别优秀人员,按照国家有关教师奖励的规定予以表彰奖励。

鼓励引导更多优秀教师到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

  教师专项计划鼓励引导更多优秀教师到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贡献才智、建功立业,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措施。省教育厅要求各地要充分认识做好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按照政策实施范围,严把选派条件,提高选派质量,完成选派计划,保障支教教师安全上岗。

  要精准选派支教教师。各设区市教育部门要摸清受援县需求,充分听取基层学校意见,统筹兼顾不同学段情况,精准选派受援县急需的、符合规定条件的支教教师。通过内部调剂、接收实习生、安排受援地教师跟岗培训等多种方式,解决派出学校的教师缺口问题。

  各市县教育部门要修订完善支教工作的配套措施,加大对优秀教师到 “三区”县支教的激励力度,在职称评聘和骨干教师培养过程中,把支教经历作为重要条件。对于实施工作成效突出的市,省教育厅在下达骨干培养计划和评优树模指标时将予以倾斜。(记者  任娜)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教师 专项 计划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