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蒲公英” 励志去远行 — —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蒲公英”课程对“三个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2021-07-16 09:37:46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摘要]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蒲公英”课程对“三个课堂”的探索与实践...

  编 者 按

  2021年6月15日,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刘建林在《打造“三个课堂” 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文中提出打造三种形式的课堂,从“三个课堂”的逻辑关系、育人特征与路径选择和构建“三个课堂”的保障体系三个方面系统阐释了大教育理念主导下,依托三种形式的课堂对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的有效衔接、促进学生发展的螺旋式上升的积极作用。

  自2016年起,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率先开始以构建“蒲公英”课程为名的整体化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创建了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国家课程为主干,学科育人为基础,学科群落为特征的整体性课程体系,对“三个课堂”落地转化作出了积极探索。

  “蒲公英”课程通过对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课程的优化设计,以课程的减负增效为出发点,国家课程校本化为途径,学科优化统整为方法,开发了“三·四·五”结构的课程体系,着重于整体性建构学校课程。形成了既体现国家意志,又尽可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差异性,同时兼顾了地方和学校的差异性的学校课程体系。综合处理了学科与素养、综合与建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生态空间重构等要素关系。

  一、“蒲公英”基础课程:组建学科群落,在“第一课堂”中高效落实国家课程标准

  基础课程即国家基础性课程,对应着“第一课堂”,主要是指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探索,通过学科与生活的整合,将学科知识和社会生活紧密“链接”,推进学科向深入发展,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以组建学科群落、重构课程空间的方式,实现了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更好保证国家课程意志和课标的落实。

  主要通过组建课程群的方式对同一学科或不同学科的相关内容进行整合与重构,优化各类相关资源配置,减少课程设计中简单重复的教学内容,解决学科间、知识与技能之间、综合与建构间的课程衔接关系,最终达到对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探索,实现课程体系与实施的减负增效。

  1.学科内优化的焦点式课程群:促进学科走向深处

  焦点式课程群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科的育人价值,以国家课程为核心,在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基于学科内的、围绕单学科内容衍生出的课程群落,如我们对美术焦点式课程群落中的美育及美术表达课程,在美术课标的基础上,学校充分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出发,通过作品表达学生的内心感受,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个性化体验、自由尝试和表现自我的平台。并采用画展为媒介的评价方式,共举办多期主题画展,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对语文焦点式课程群落的语音、语素、指导性阅读、审辩式阅读课程。增加学科对学生的适应性,优化学科内容,拓展学科范围。其中审辩式阅读就是基于对学生5C能力的培养,重新设计阅读课程,以学生为中心,阶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在审辩式阅读教学中,学生由最初的信息收集能力发展为创造性阅读,形成个性化阅读。在开展审辩式阅读的半年时间里,我们的审辩式阅读课已经走出陕西,并成功申报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2018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

  2.学科间融合的多学科统整课程群:实现课程内容跨界,让深度学习真实发生

  多学科统整是指多学科统整在同一主题内容,根据不同内容,不同学科间相互衔接,互为前提关系,并将学科以外的知识与学科进行统整,发挥和拓展学科内容、强调学科与学科、学科与生活、学科与社会和学生发展间的整合,打破学科壁垒,让深度学习真实发生。如将社会热点和中华传统文化与学科课程、课程标准进行有机融合,开展了“小小中国心·大大世界眼”主题。其中“小小中国心”在不同年级分别以“改革开放四十年”“西安秋之美”“西安城市名片”等为课程内容;“大大世界眼”则将“一带一路”、星际旅行、人工智能等引入课程内容,让孩子从多维角度感受西安文化之美,中国发展之美,世界之大、文化差异之美。

  二、“蒲公英”拓展课程:盘活人力、空间资源,提供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能够兼顾学生个性成长,在对国家课标校本化的基础上,通过调研学生和家长需求,充分利用学校场地和空间开设丰富多彩的拓展类课程,突出课程的选择性、发展性和个性化。

  我们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兴趣爱好,经与家长、学生开展充分调研,围绕“艺术与审美”“运动与健康”两大艺体大板块,设计并开设了80多门艺体类拓展课程。学生和家长根据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等在“课程菜单”中进行选择,实现了周五全校性走班教学,形成孩子们专属的个性艺体课程菜单。每学期初,在选课时都出现了“秒抢”现象。

  在人力资源中,首先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让专业人做专业事,让优质教育机构走进校园,聘请专业人员担任拓展课程辅导教师,让学生享受更为优质的课程资源;其次,吸引有教育情怀的艺术家、专家等进入校园,其中邀请的授课教师有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知名书法家、篆刻家,有获得国际大奖的图画书作者,国家一级演员,名牌大学毕业的专业教师,组成了多元教师主体;最后,集中力量培养我们学校的艺术师资团队,充分发挥原生艺术团队力量,成为学校艺术教育中的核心人力资源。

  在学校空间资源配套中,合理利用学校空间,拓宽艺术教育渠道,营造浓厚艺术教育氛围。我们突破教室空间局限,充分开发学校场馆资源,从42个艺术训练场所到美育展厅再到书法博物馆,为拓展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坚实保障。如在书法博物馆中,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墨与画的经典辉煌藏于其中。依靠陕西师范大学文物修复专业优势,将部分名家名作真迹及部分仿品陈列其中。依据时间轴顺序展出,让学生徜徉其间,真真正正在欣赏与品味中感受艺术的魅力。

  三、“蒲公英”成长课程:拓展课程空间,让学生在“第三课堂”中全面发展

  成长课程即学校以外发生的课程,注重迁移,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为核心,均衡考虑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转化为内发能力、形成自身素养的过程。通过跨学科统整,实现课程实施空间的融通。

  期望这一部分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以合作、体验、探究为基本的学习方式,将知识和技能迁移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国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框架下,设计并形成了课程体系丰富、课程空间广阔、活动形式多样的成长课程体系。我们将研究性学习作为学习方法,社区服务是主要场所,社会实践是学习形式,信息技术是学习手段,劳动教育变为载体。如圆梦微心愿等品牌活动的开展,将活动课程化,在实践体验课程中,利用家长、社区和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方向和主题,在体验中获得成长。成长课程是站在未来的角度为孩子们考虑,因为学校是承载孩子梦想与未来的殿堂,所以成长课程的实施一定要落地在孩子发展轨迹上,给予推动的力量。

  “蒲公英”课程是面向孩子未来的课程。“三个课堂”的构建与融通就是在新时期背景下,基于新理念、运用新方法、依托新技术,进行根植现实、面向未来的课堂革命。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将充分利用陕师大优质资源,充分凸显“实验”的教育教学变革宗旨,在教育教学内涵发展中下足功夫,全面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编辑: 穆小蕊

相关热词: 教育 探索 实践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