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拂过朱村的原野——喜看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后农村新面貌

2021-03-15 15:49:08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春风拂过朱村的原野 喜看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后农村新面貌...

  记者 蒋维博

  农历惊蛰过后,艳阳高照,大地苏醒。位于耀州区小丘塬上的“粮仓”朱村桃红柳绿,春意盎然。在广袤的原野,从田间地头到大棚基地,到处都是一派忙碌的景象。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备耕正当时。“现在农活开了,人都在地里干活,海升农业在咱村流转了2800亩土地,今天村里就有400多人上工,村里没有闲人。”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常军营介绍说。

  这和前几年的情况迥然不同,常军营介绍说,以前村中基础设施缺乏管护更新,村里人心不齐,信访、纠纷等社会问题时有发生,很多村民不愿意在村里待,更让人着急的是一些村民宁愿饿着肚子晒太阳,也不愿下地干活,常常为扯闲话闹矛盾。

  “这些变化都是脱贫攻坚结出的‘果’,多亏了第一书记和市公安局的帮扶,村容村貌变好了,村民们都有了底气,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观,都忙着奔自己的日子,互相追赶,农村有句土话——猫不上树狗撵呢。”常军营风趣地说到。

  先富帮助后富,张新利为脱贫户无偿提供技术指导
 

  张新利:精准扶贫和果树管理是一个道理
 

  眼下果树萌芽待发,正值春季田间管理的关键期,脱贫户张新利站在梯子上,正忙着帮助脱贫户张大林修剪树枝,手中电动剪枝钳作业声传遍田间地头。

  张新利可是朱村的能人,从事苹果种植研究多年,在栽培、修剪、土壤改良等果园管理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是当地有名的土专家。前些年,因为母亲生病,孩子上学等原因,挣的钱不够日常花销,常常需要举债度日,虽有一身手艺但日子过不到人前。

  不能抱着手艺守穷,第一书记黄成切到他家随访后,根据他的技术特长制定了精准帮扶措施。首先免费提供给他四亩果树苗木,并和他一起将苗木栽植进地里。其次,协调小额扶贫贷款扶持,保证了他家果园日常管理投入。再次,免费提供小牛一头,增加家庭经济收入的同时,牛粪还田还可以提高果园肥力,减少了购买化肥的投入。

  在务好家里的营生的后,黄成切还介绍张新利到朱村果业专业合作社做技术总监,每月有三千多元的稳定的收入。“有了而这一笔稳定收入,再也没有精神压力了,可以一门心思搞果园管理和技术推广。”张新利说。

  作为精准扶贫的受益者,张新利对党的扶贫政策有个人的独到见解,在果园里,他一边修剪枝条,一边向记者阐述自己的观点:“把强势生长的枝条通过变向拉枝,让营养输送到弱枝,并接受更多的光照雨露,给他向上生长的势力。”

  “这就好比果树管理,我没钱投入了,国家扶贫政策及时给我了一笔小额贷款,把弱的扶持起来,有钱投入了,也就有了营养,枝条长壮实了,自然就能结出好苹果,这是自然规律。”张新利说。

  现在,孩子已经参加工作,扶贫果园今年就能挂果,扶贫牛一头变多头,除了在合作社的固定收入,外出推广技术还有一些额外收入,每年收入不低于五六万元。

  张新利还告诉记者,他深知果农不容易,看到一些脱贫户不懂技术,他就主动上门无偿提供技术指导,在他的朴素观念里这就是先富帮助后富,共同富裕奔小康。

  安建民由贫困户转变成为脱贫攻坚服务者
 

  安建民:老上访户的人生转折
 

  在记录自己脱贫经历《走在脱贫攻坚的路上》一文中,安建民写到:脱贫攻坚开始了我的人生转折,我由一个贫困户转变成为一个脱贫攻坚的服务者。

  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安建民是朱村第一个因病致贫被纳入精准帮扶的贫困户。村里人都知道,他曾经是一个老上访户。

  安建民家里的情况比较特殊,老父亲瘫痪在床,妻子双目失明,女儿有病,他自己也因病摘除了一个肾,全家都是病人,没有劳动力,也没有经济来源,他认为过好日子的唯一依靠是不断向中央、省委写信上访,来寻求救济,靠上访过日子。

  在第一书记的接力帮扶下,首先让全家人享受健康扶贫救助,同时积极协调让孩子有学上,并不断帮助他联系务工就业,因他不能外出干重活,索性就安排到村里当上了治安巡逻员。

  帮扶干部发现,尽管倾注了大量心血让安建民的家庭状况有了改观,但安建民等、靠、要思想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第一书记黄成切曾推心置腹的和他谈心:“我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自家吃棵葱都要从外边买,这就说不过去了。”

  要帮就一帮到底,为了帮助他彻底转变思想,第一书记又安排他到村脱贫攻坚档案室,带着他一起入户随访搞档案,让他更直观的看到的贫困户通过自己双手逐年提高收入,用村上的事例激发他的内生动力,同时又带到邻村身残志坚海浪姑娘家看看身边自强不息的典型,这些对他内心触动极大。

  让第一书记黄成切意外的是,自此不久后,安建民义务在村里当起了脱贫攻坚宣传员,经常到贫困户家中现身说法宣传“八个一批”等扶贫政策。随后,安建民主动提出要种花椒,只要肯干,帮扶干部大力支持,立即为他买来花椒种苗。

  2019年,安建民家被评为小丘镇“八星励志”示范户。2020年,他又被评为朱村“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八旬老人喊出:共产党好!
 

  八旬老人喊出:共产党好!
 

  在朱村十组一户普通的农家院墙上,赫然写着“共产党好!”手写体标语,四个朱红大字和一个感叹号分外醒目。

  记者探访得知,户主是今年已经86岁高龄的王志平,他和83岁的老伴儿生活在一起。老两口一生养育过一儿四女,女儿远嫁,儿子在十年前去世。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村里将老两口纳入兜底保障,让老两口老有所养,生活有保障。

  王志平告诉记者,四年前老伴儿不幸摔伤,第一书记连夜将老人送往医院救治,享受免费医疗,没花一分钱救了老人的命。现在他们有低保,有高龄补贴,吃穿不愁,自己还能下地劳动,生活的挺好。

  坐在轮椅上晒太阳的老太太说;“要是没有第一书记的及时帮助,没有共产党的好政策,早都没有我老婆子了”,她告诉记者,驻村干部每月都会到他家来问寒问暖,逢年过节送米送油,解决家里的实际困难,自己虽然殁了儿子,但第一书记比亲儿子都亲。

  去年春,王志平居住的房子漏雨,驻村第一书记黄成切连忙赶来,不但帮助加固了墙体,还给房子换上了树脂屋顶。“房子翻修完当晚,我和老伴儿睡不着了,商量着咋感谢人家的帮助,思来想去,最后决定在墙上写下一道标语‘共产党好!’,发自内心的感谢党的好政策。”王志平说。
 

  第一书记:有一种幸福叫见证和参与历史伟业
 

  “我心里非常激动,非常自豪。”在收看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后,铜川市公安局派驻朱村第一书记黄成切落泪了,他激动地说:“有一种幸福叫见证、参与脱贫攻坚历史伟业。”

  脚下沾满多少泥土,心中就积淀多少真情。2019年以来,黄成切坚持每天对67户贫困户208人进行“一对一”的宣传、“一对一”的帮扶,组建了朱村扶贫劳务队,优先保障贫困户劳力在海升务工,增加收入,去年全村67户贫困户208人脱了贫。

  为了把朱村这个3000多口人的大家庭建设好,他经常白天走访贫困户,晚上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讨论,征集群众建议,指导各项工作。朱村从一个软弱涣散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大幅改善,村风民风淳朴,社会治安稳定和谐,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第一书记黄成切督促检查村民春耕备耕工作
 

  记者了解到,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在第一书记的协调下,帮扶单位先后协调资金1000余万元,将不足90平方米土坯房村两室改建成500平方米的两层办公楼,建设了4000平方米的群众文化广场,水泥路通到家家户户门前……

  这些变化里面流淌着第一书记的心血和汗水。“脱贫攻坚路上有千千万万的人,我真的就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石子。其实走到最后,走到今天,虽然有苦,还是甜多。”说起三年来的驻村工作,黄成切深有感触的说。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行走在熟悉的村间的小路上,忙着检查脱贫户的春耕备耕情况,黄成切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下一步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作为第一书记更要带好头,继续抓党建,全力抓产业,巩固脱贫战果,切实抓人居环境提升,让朱村明天更美好。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脱贫攻坚 农村 铜川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