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电商人娜娜,我为陈仓区公共品牌产品‘虢之国品 西山五美’代言。” 直播宣传推介、组织策划活动、对接平台资源……临近新春佳节,任职于宝鸡市陈仓区农业农村局的李娜,还在为销售当地扶贫产品紧张忙碌着,这是她从一名大学生村官“触网”成为电子商务师的第10年,目前负责运营宝鸡市陈仓区农产品公共品牌“虢之国品 西山五美”。
省政协委员、宝鸡市绿丰源蔬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宗平在两会现场整理提案
柴胡、苹果、核桃、花椒、土蜂蜜——这些产自宝鸡市西部山区的“乡村宝藏”,被当地人誉为“西山五美”。但因地处偏远,多年“养在深山人未识”。为拓宽贫困群众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助力脱贫攻坚,2020年8月,李娜协助宝鸡市秦乡人家与西部山区各镇合作社签订长期合作协议,运用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形式,借助网络直播等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建立了陈仓区农特产供应链销售体系。
“看到‘西山五美’在网上爆红,我们现在既喜又忧。喜的是大家对扶贫产品的认可,忧的是随着订单量激增,产品的加工、库存及物流都面临着巨大压力。”李娜希望,“西山五美”在新的一年能得到更多支持,助力当地产业升级,促进集体增收兴旺。
李娜的心愿,也是委员们的“特别关注”。1月25日,当本报记者将她的心愿捎给省政协委员、宝鸡市绿丰源蔬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宗平后,他当即帮助李娜分析了“解困”路径,“不管什么样的农产品销售商业模式,产品品质才是决定销售之路能不能走更远。”刘宗平强调。
“持续做品牌精品,加大产品分拣和筛选,把品牌做大做强,让更多的人关注‘西山五美’”他建议通过组织活动、线上直播、自媒体营销等多渠道,对接政府项目资金,营造陈仓电商氛围;增加电商人才队伍的培养,通过组织电商培训+实践操作等,组建产品专业运营队伍,通过政府扶持+企业运作+扶贫对接+商业活动+展销推介等环节,组建整体线上线下销售团队。“有了人才的支持,电商运营才能长期发展,否则,没有人运营,就走入有产品没销路的困境。”
农人系农情,为李娜献策解困后,刘宗平也联想到了自己带上两会的提案。作为一名农业界别的委员,对于“十四五”时期如何接续推进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是他近期一直思考的问题,“我在调研中发现,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已成为我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发展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但还存在一些短板。”
结合我省实际,刘宗平在《关于加快农业园区建设助力实施乡村振兴的建议》的提案中建议建立特色农业园区的整体规划,合理产业布局,形成一体化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园区经营主体,做大现代农业园区“蛋糕”;做实做强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提高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完善园区农田水利、机耕道路、电网库房等基础设施等。
“站在田间地头也能履好职。” 刘宗平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继续发挥界别作用,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带领更多百姓增收致富,提出更多具有建设性的高质量提案,为推进我省现代农业发展贡献力量。(各界导报记者 赵婧 文/图)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