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住”食物营养的烹调方法 你学会了吗

2019-06-17 10:15:41  来源:99健康网  


[摘要]蔬菜生吃能够保留100%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多种活性保健因子,如洋葱中的降血脂成分、圆白菜当中的抗溃疡成分、大蒜当中的杀菌成分等。...

  各种烹调方法的利弊

  1.生吃

  蔬菜生吃能够保留100%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多种活性保健因子,如洋葱中的降血脂成分、圆白菜当中的抗溃疡成分、大蒜当中的杀菌成分等。

  但生蔬菜可能存在致病菌和寄生虫污染、农药残留、草酸过多等问题,而且生吃蔬菜的品种受限,食用量也很难达到每天一斤的标准,特别是绿叶蔬菜。胃肠敏感者、慢性腹泻者和肠道感染者生吃蔬菜还可能发生不适。

  2.焯煮

  水煮烹调包括煮、煲、焯烫等,靠水来给食物传热。

  水煮的温度是100摄氏度,虽然不会产生有害物质,但水煮过程中会有大量可溶性物质溶入水中,如维生素C、维生素B2和叶酸等。如果不连汤喝掉,这些营养素的损失较大。

  3.蒸菜

  蒸菜几乎是保留营养最全面的烹调方法。蒸菜既没有煮菜、焯菜时营养素溶入汤中的损失,也没有煎炸时的过高温度,加热温度不超过100摄氏度,热分解损失较小,氧化损失也少,没有油烟,而且不会引入过多油脂。

  用蒸菜法做凉菜,可以先把材料蒸熟,然后浇上汁,比如青菜、圆白菜等可以蒸好之后浇上炝葱花豉油汁。做热菜,则有连汤蒸、隔水蒸、气锅蒸等不同加热方式,还有酱豉蒸、加粉蒸、糯米蒸、填料蒸等配料调味方法。

  4.快炒

  炒菜是以油脂传热为主、锅体直接传热为辅的加热方法。它的烹调速度较快,溶水损失较少,食材中水溶性维生素的损失通常少于炖煮方法。

  但多放油会大幅增加菜品的脂肪含量,同时造成类胡萝卜素的损失。

  5.烤制

  烤箱温度可以控制在200摄氏度以下,若食材包上锡纸,局部温度能保持在100摄氏度左右,能使食物受热均匀,营养素保留较好,产生有害物质也较少,也是比较推荐的烹调方法。

  但是,不推荐用明火碳烤食物(比如烤串),因为温度无法控制,局部受热超过200摄氏度会产生杂环胺和多环芳烃类致癌物,而且被烤制的食品表面还会沾染大量包含致癌物的烟气颗粒。烧烤烟气本身产生大量PM2.5,再加上烟气上附着苯并芘等致癌物,对肺部健康十分不利。

  6.煎炸

  水煎法常用来制作水煎包、锅贴等食品。其基本原理是,放少量油把原料烤热,然后放入水盖上锅盖,利用蒸汽把原料蒸熟,水分蒸发后,少许油留在锅底,把原料的底部煎脆,达到下脆上软,外香里嫰的效果。

  这个方法非常适合用于烹调表面已有少量油脂的速冻半成品,如鸡肉饼、鱼条、鸡米花等,与油煎法相比,成品营养损失少且脂肪含量低。而油炸食品不仅含油量高、热量高,严重破坏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而且油温较高难免产生致癌物。煎炸油往往会反复使用,其中会产生包括反式脂肪酸和多种氧化聚合产物在内的有害物质,极其不利健康。油烟中含有致癌物,吸入肺中还会增加肺癌风险。

  7.高压

  与常压烹调相比,用高压锅烹调不仅简便快捷,而且因为锅体密闭,排气或加压之后不再与外界空气接触,有利于保存食材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脂肪氧化程度较低。

  对于常压烹调需要较长时间炖煮的食材,如牛肉、杂粮和豆类,维生素损失相当或略少。由于家用压力锅烹调温度并不超过120摄氏度,不产生任何致癌物质,因此非常健康、便捷。

  8.微波

  富含水分的食物,如粥、面条、牛奶、蔬菜等,比较适合用微波炉加热。微波加热效率高,烹调时间相应缩短,因此维生素C、类黄酮和叶绿素的损失较小,而且几乎没有溶水损失的问题,也不会在菜肴当中增加过多的油脂。

  网上一直有“微波炉致癌”的谣言,但没有任何研究证实。微波炉烹调的主要缺点是香气略显不足,也没有外焦里嫩的效果。

  各种食物的烹调方法

  1.肉类的烹调方法

  一般来说,肉类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因性质比较稳定,在烹调过程中损失较少。烹调时以红烧、清炖,维生素B1的损失最多,高达60-65%;蒸和油炸损失为45%;快炒亦损失13%。肉类中所含的维生素B2,清蒸丸子损失为87%;红烧、清炖肉块损失40%;快炒肉丝仅损失20%。

  专家建议:红烧或清炖维生素损失最多,但可使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溶于汤内;蒸或煮对糖类和蛋白质起部分水解作用,也可使水溶性维生素及矿物质溶于水中,因此在食用以上方法烹调的肉类时要连汁带汤一起吃掉。炒肉及其他动物性食物营养素损失较少。炸食可严重损失维生素,但若在食品表面扑面糊,避免与油接触则可以减少维生素的损失。

  2.蔬菜的烹调方法

  蔬菜含有丰富的水溶性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无机盐,如烹调加工方式不当,很容易被破坏而损失。比如,把嫩黄瓜切成薄片凉拌,放置2小时,维生素损失33-35%;放置3小时,损失41-49%。

  炒青菜时若加水过多,大量的维生素溶于水里,维生素也会随之丢失。包馄饨时,我们总是把青菜先煮一下,挤出菜汁后再拿来拌馅儿,维生素和无机盐的损失则更为严重。

  菠菜中含有大量的草酸,溶于水进入体内后,易形成不溶于水的草酸钙,妨碍人体对钙的吸收。科学的吃菠菜的方法,应将菠菜加水稍煮后,把汤倒掉,再凉拌着吃。

  胡萝卜含有大量的β-胡萝卜素。但它们只存在于细胞壁中,必须经过切碎、煮熟及咀嚼等方式,才能加以利用。另外,β-胡萝卜素是一种脂溶性物质,因此生吃或者烧汤都不能加以吸收。最科学的烹调方式是切块和肉一起炖20分钟左右。

  3.米、面等主食的烹调方法

  淘米时,随淘米次数、浸泡时间的增加,米、面中的水溶性维生素和无机盐容易受到损失。

  做泡饭时,可使大量维生素、无机盐、碳水化合物甚至蛋白质溶于米汤中,如丢弃米汤不吃,就会造成损失。

  熬粥、蒸馒头加碱,可使维生素B1和维生素C受破坏。

  很多油炸食品,比如炸薯条等,经过高温油炸,营养成分基本已损失殆尽。

  总之,在制作米、面食品时,以蒸、烙较好,不宜用水煮、捞和油炸,以减少营养素的损失。

  锁住食物营养的小技巧

  1.善用铁锅营养翻倍

  研究发现,用铁锅或平底煎锅加热番茄、苹果、柠檬等,能提升铁被人体吸收的量,将超过20倍。建议把富含铁质的食物和酸性食物一起煮,就能把吸收铁的量提升10倍。例如,煮豆子时加些番茄酱,可帮助吸收豆子含的铁。

  2.大蒜慢下锅防癌效果佳

  大蒜的保健功效大家都知道,但高温会破坏蒜氨酸,这种大蒜中最重要的抗癌、提升免疫力的酵素。建议切大蒜后别急着丢下锅,先把压碎的大蒜放置10~15分钟后再煮。这么一来,可以减少因加热破坏营养素的程度。

  3.花椰菜水煮不如微波

  你都怎么料理花椰菜?千万可别水煮。研究指出,水煮或蒸的方式,分别会让绿花椰菜的维生素C流失34%左右,相对地,微波炉反而可以保留超过九成的维生素C,而维生素C正是抗癌“高手”。

  4.红萝卜要先煮再切

  英国研究发现,红萝卜整颗水煮后再切,所含的抗癌复合物“镰叶芹醇”比先切再煮多了四分之一。研究人员指出,红萝卜切过后才煮,会增加让营养素流失到水中的面积。相反,如果煮过才切,就能锁住营养素,而且吃起来也味道更好。这是因为当整颗煮时,让红萝卜有独特甜味的天然糖分含量,也比先切再煮,有比较高浓度。

  5.番茄煮熟能护心

  富含茄红素的番茄经加热烹煮,对心脏有益,且更容易被人体吸收。美国康乃尔大学研究发现,不管用什么方式料理番茄30分钟,煮过的番茄释出的茄红素量都比生番茄的释出量高得多。茄红素、胡萝卜素等植物性色素,藏在植物的细胞壁,加了油脂烹调后,会有提升释出营养素的效果,且较容易被人体吸收。

  6.要补钙,肉汤里加点柠檬汁

  在家煮鸡汤、骨头汤时,记得倒些柠檬汁、醋或加点番茄,这么做会让肉汤里的钙质增加64%。

  7.果蔬别急着削皮

  你习惯把茄子、苹果、马铃薯的皮削掉吗?如果是,你正丢掉食物的营养素。皮本身就是防止营养素流失的天然屏障,许多维生素和矿物质就是在表皮或表皮底下被发现。只要食物的外皮在料理后能被人体消化,能吃的尽量吃。所以下次煮马铃薯时,先用流动的冷水冲掉表面的土尘和病原,并且刷洗干净,然后可用蒸、烤或微波的方式烹饪。

  8.冬瓜皮、西瓜皮利尿消炎

  煮冬瓜汤时,皮不要削掉,只需把皮刷洗干净,再连皮带肉一起煮,利尿跟解热的效果更佳。除了冬瓜,西瓜皮也具药性。把皮洗刷干净,皮下那层白色果肉也保留,两者一起煮汤,冷却后喝,有消炎、排脓、利尿的功效。

  9.花生红衣别扔它能防胃出血

  一般人喝酒配花生时习惯将花生红衣用手指揉掉,却不知花生红衣是一味非常好的止血药。喝酒会让血管扩张,如果胃黏膜、胃壁比较脆弱,喝了酒以后血管会持续扩张,很容易造成胃出血,而花生红衣的抗凝血作用可预防胃出血。

  10.快速炒肉丝比炖肉营养高

  烹调时间长短也会改变食材的结构。例如肉类炒得太久,质地会变老,不利咀嚼及消化;而长时间炖煮,虽可让肉质变软,但肉类所富含的B族维生素也损失不少。不妨把肉切成丝或小块,利于快速、短时间快炒烹调,比较能保留营养素。

编辑: 陈晶

相关热词: 烹调方法 食物 营养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