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学法减罚” 西安高新区传导“法治温度”

2025-09-16 20:44:10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据了解,自推行“学法减罚”等服务型执法举措以来,西安高新区在为企业累计减免罚款517.349万元的同时,行政复议被纠错率、行政诉讼败诉率双双实现大幅下降。...

  “每天3支面若桃花……”西安高新区某药店经理一直没有意识到,这句简单的宣传标语竟涉嫌违法。直到西安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高新大队执法人员明确告知。

  该药店的宣传内容,与广告审查证明内容不一致,违反了《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按照《广告法》相关规定,可能面临10万元以上的罚款。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执法人员现场指导他通过“西安高新区企业直通车”小程序在线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因为学习效果良好,最终将罚款一下子降到了2000元。

  “这种做法非常好。”药店经理说“以前我并不知道医疗广告和备案内容不一致是违法的,通过在线学法,给了我们药店自我纠错的机会,也减轻了我们的负担。今后,我们会不断增强法律意识,以免再犯。”

  执法人员引导当事人签订《守法合规承诺书》
 

  西安高新区是陕西省、西安市的主要产业承载区,区内企业众多。西安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高新大队在工作中发现,像该药店一样,因为法律知识欠缺而存在“无意识”违法行为的市场主体不在少数。针对这一问题,西安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高新大队探索推行“学法减罚”制度。

  所谓“学法减罚”,即通过学习相关法律知识,降低自身违法行为带来的处罚。为了方便企业使用,西安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高新大队在“西安高新区企业直通车”小程序中开设“在线学法”栏目,并严格按照“首次违法”“危害轻微”“及时改正”等不同情形的具体适用条件分级使用,以确保这种柔性执法在具体执行层面不违反行政执法的宗旨原则,不增加经营主体的运营负担,更不影响违法处罚的惩戒效力。

  处罚不是目的,教育和规范才是根本。这是西安高新区推行“学法减罚”制度的初衷,也是越来越多市场主体的现实感受。

  不久前,执法人员发现,某研究所部分在用压力容器自2013年启用至今未办理使用登记且未经检验。经查,该设备购置使用较久,设备随机技术资料已无法满足检验要求,面临着既无法完成违法行为的按期整改,又需要重新采购设备。这不仅将加重企业经营负担,也会影响单位科研和正常生产秩序。

  于是,执法人员主动联合其他部门,及时向设备生产厂家所在地监督检验单位致函,协请查找技术资料,并多方寻找合规承检单位,以最快速度完成检验、获得报告,让企业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生产,最大限度降低了企业负担。同时,执法人员指导企业在线学法,在降低处罚的同时,帮助企业提升法律知识,规范自身行为。

  参与该案件的执法队员说:“办案过程中,我们坚持‘处罚与教育、执法与帮扶’相结合,全程指导运营纠偏,确保问题得到真正整改、经营得到真正规范。让执法工作既有了‘力度’更有‘温度’。”

  执法人员现场指导经营者使用“西安高新区企业直通车”小程序进行普法学习
 

  据了解,自推行“学法减罚”等服务型执法举措以来,西安高新区在为企业累计减免罚款517.349万元的同时,行政复议被纠错率、行政诉讼败诉率双双实现大幅下降。同时,辖区市场主体轻微违法发生率显著下降,主动咨询合规要求、自觉整改问题的比例大幅提升。

  西安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高新大队相关负责人说,这种柔性执法的方式,不仅有效化解了监管对象和执法机关之间的执法对立,也进一步提升了市场主体的基本法治素养和合规经营能力,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市场监管工作新经验新路径。(张楚翌 高新融媒记者 张静攀)

编辑: 孙璐莹

相关热词: 西安高新区 法治温度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