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工作走深走实,连日来,蓝田县司法局和下辖司法所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法治宣传进乡村活动,将法治宣传与安全防范、移风易俗、新民风建设相结合,让法律知识走进千家万户,更将文明守法理念融入村民心中。
法治清风进乡村 安全知识入民心
为深入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在基层落地生根,切实提升群众法治素养和安全防范能力,7月30日,蓝田县司法局联合三官庙派出所,将法治课堂搬到三官庙镇新房村,一场集普法宣传与安全关爱于一体的“法治宣传进乡村”活动在绿荫下火热开场。
培训现场,三官庙派出所民警向群众示范正确的头盔佩戴方法,并反复叮嘱群众:“骑乘电动车出行,头盔就是生命安全的‘金钟罩’,务必戴好再出发!”头盔、实用围裙与印有普法知识的清凉扇,将法律知识融入日常关怀,在炎炎夏日播撒法治的种子。蓝田县司法局送出的每一把清凉扇,都承载着重要的安全提醒。
针对暑期安全,新房村党支部书记将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和安全教育紧密结合,特别提醒放假在家的孩子们:“珍爱生命,远离水库,严防溺水,平安度假!”
工作人员通过发放资料和现场讲解的方式,向群众传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三不一多”原则: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泄露,转账汇款多核实!简单易记的口诀,帮助群众快速掌握识别和抵御诈骗陷阱的关键技能。
蓝田县司法局普法宣传员飞扬重点推介了“法治蓝田一码通”。工作人员手把手引导群众扫码关注,详细介绍其功能:“法律咨询、政策查询、服务指引,只需指尖一点,‘码’上就能轻松获取高效的法治服务,法律就在您身边!”推广运用智慧普法平台,是蓝田县落实“八五”普法“关于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开展精准普法”要求的重要举措,旨在打通普法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此次法治宣传进乡村活动,是蓝田县司法局深化“八五”普法、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活动以“文明新风送安全”传递法治温情、筑牢平安防线,将实用的法律知识和安全技能精准送到群众身边。蓝田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创新形式,推动法治宣传走深走实,不断提升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和安全感,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蓝田、法治蓝田贡献力量。
培育文明新风 建设法治乡村
7月30日,蓝田县司法局小寨司法所以“西安市‘全国文明村镇行’暨蓝田县‘乡约讲堂’文明实践活动”为契机,在董岭村文化礼堂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将法治宣传和移风易俗相结合,持续深化乡风文明建设,充分展现新农村良好精神风貌。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通过悬挂标语、设置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的方式,分“三个模块”宣传解读和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一是破除陈规陋习,工作人员向现场群众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重点解读婚姻自由、彩礼及嫁妆等群众最关心的婚俗问题。二是开展家庭文明建设,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用法律思维让“好家风好家训”蔚然成风。三是做尊法守法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五周年之际,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知晓度,增强群众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禁毒知识宣传彩页,号召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本次活动共发放宣传彩页5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30余人次,现场指导群众了解关注蓝田司法公众号和“枫桥+乡约”基层社会治理“一码通”小程序。
蓝田县司法局小寨司法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发挥司法职能,贡献司法力量,持续做好法治宣传,进一步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
普法宣传进乡村 文明新风润民心
为深化乡村文明建设,让法治精神扎根田野,近日,蓝田县司法局孟村司法所联合鹿原派出所、交警队,在孟村镇李华村广场开展“全国文明村镇行”普法宣传活动,用法治力量为文明村镇建设保驾护航。
活动现场,司法所工作人员围绕村民关心的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土地承包等问题,发放宣传册,现场答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将“纸上法条”变成“生活指南”,用法律思维让“好家风好家训”蔚然成风。
派出所民警针对电信诈骗、养老诈骗等常见犯罪形式,揭露诈骗分子的套路伎俩,传授防范技巧;交警队民警通过典型事故案例,详细讲解酒驾醉驾、农用车辆违法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倡导“一盔一带”安全出行。
互动环节,村民踊跃提问,民警和司法干警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活动现场发放宣传彩页500余份,解答咨询30余人次,不仅让法律知识走进千家万户,更将文明守法的理念融入村民心中。
蓝田县司法局孟村司法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让法治阳光照亮乡村每个角落,为文明村镇建设注入持久动力。
编辑: 意杨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