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随十五运会感受“盛世之都”活力脉动
新华社香港11月17日电(谢妞)随着全运圣火点燃位于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的主火炬塔,香港正式进入“全运时间”。作为东道主之一,十五运会香港赛区承办沙滩排球、七人制橄榄球、击剑、男子手球等八个竞赛项目与一个群众赛事活动。当“盛事之都”遇见体育盛会,活力绽放,精彩无限。

11月16日,观众在现场为香港队选手张家朗加油。当日,在香港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击剑男子花剑个人铜牌赛中,香港队选手张家朗15比2战胜个人选手曾昭然,获得季军。新华社记者 朱炜 摄
走在香港街头,十五运会主题元素融入大街小巷,“全城全运”的海报随处可见。启德体育园内,十五运会吉祥物“喜洋洋”“乐融融”化身“运动员”出现在园内不同位置,体育大道沿途遍布融合香港特色和十五运会主题的装饰宣传元素。市民驻足拍照,儿童嬉笑模仿,一幅“全民全运”的生动图景正在香江之畔徐徐展开。
香港启德体艺馆内,掌声与欢呼迸发,男子手球项目正比得火热;在维多利亚公园,足球场“变身”为铺满细软金沙的沙滩排球场,精彩的扣杀频频上演,全运会香港赛区首金也在这里产生……赛场内的击掌、赛场外的畅谈,早已超越赛事本身,成为大湾区同心同向、共生共荣的生动注脚。

11月10日,江苏队球员吴佳欣(右)/周朝威在比赛中庆祝得分。他们在沙滩排球男子金牌赛中2比0战胜辽宁队组合李焯新/薛涛,夺得冠军。新华社记者 胡虎虎 摄
“香港的观众非常热情,让我们在场上更加兴奋,希望有机会再来香港比赛,和香港的沙滩排球爱好者进一步交流。”男子沙滩排球运动员、江苏一队的吴佳欣说。
霓虹闪烁的维港夜景,中环石板街的古今交错,烟火气十足的特色美食……作为国际旅游城市枢纽,全运会期间,“体育+旅游”模式持续升温,不少旅客和体育爱好者走进香港,在欣赏赛事之余,感受这座“国际旅游城市”的风采。
十五运会香港赛区门票指定发售商香港中国旅行社推出相关旅游产品,通过提供深度、个性化的体验,推动产业升级。中旅文体旅融创中心总经理杨世鑫表示,比赛门票整体销售情况不俗,七人制橄榄球和击剑项目的门票最抢手。“比赛+景点”的套餐广受青睐,相关产品共吸引近2万名旅客参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山顶及维港夜游最受欢迎。
来自吉林的金先生一家三口看了游泳和沙滩排球比赛,金先生说:“白天在深圳看游泳比赛,晚上在香港看沙滩排球比赛,空余时间我们还去了维多利亚港等地。香港的全运会氛围十分浓厚,志愿者们耐心地指导我们入场,非常难忘的一段旅程!”

11月16日,参赛选手在游泳比赛中。当日,在香港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铁人三项混合接力决赛中,山东队获得冠军,香港队获得亚军,中国公安体育协会队获得季军。新华社发(吕小炜摄)
赛事引流,文旅转化。香港旅游业议会预计,本届全运会吸引旅客超10万人次,相信这批旅客来港后可推动餐饮、零售和酒店业务。香港酒店业主联会执行总干事徐英伟表示,已有超过5万间酒店房间专门预留给参赛人员等,旅客的住宿需求会得到充分满足。“希望通过全运会,让更多旅客尽享赛事和城市魅力。”
全民共享赛事的氛围也不只在比赛现场。香港特区政府康文署日前公布,旗下18区指定体育馆设置“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活力观赏站”,香港多家商场的大屏幕也全程直播赛事。九龙城附近的食肆负责人赵先生表示,全运会期间生意较平日多五成。
承载着赛事精神与城市文化的十五运会特许商品也受到热捧。记者在多家特许商品店看到,店内顾客络绎不绝,部分热门商品已售罄。截至10月底,香港的特许商品总销售额已超过1000万港元(1港元约合0.914元人民币)。
“我们现在卖得最好的商品是香港限定盲盒和胸章。”在启德体育园特许商品店,销售人员魏先生告诉记者,启德体育馆是香港赛区的主要场馆,市民们看比赛之余,会到店里挑选产品。“这些周边商品已经成为情感联结的‘纽带’,既留住了赛事的精彩瞬间,也承载着市民对体育盛事的共同记忆。”他说。

香港启德体育园(2024年12月8日摄)。全运会击剑、七人制橄榄球和男子手球等比赛在这里举行。新华社发(吕小炜摄)
比赛期间,粤港澳三地还精心设计“竞赛动线即文旅路线”,将19座办赛城市的体育场馆与文化旅游资源有机串联,构筑出一批文体旅融合的“天然场景”,在“港车北上”“粤车南下”等政策加持下,形成了跨城“串门”的观赛体验。
香港中国旅行社推出的“乒乓球澳门游”“广东省男女子10米跳水决赛美食纯玩两天团”等线路,吸引不少香港市民报名。杨世鑫说,这些行程涵盖了住宿及景点,“乒乓球澳门游”一度爆单,“三地共同办赛的模式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旅游业有很大帮助,期待未来三地举行更多活动,促进民心相通。”
香港职业训练局酒店及旅游系主任黄家荣表示,十五运会气氛相当好,香港已建立成熟的旅游城市定位。十五运会的举办不仅向世界展现了香港的魅力和活力,也为香港发展‘体育+旅游’模式亮出了生动名片。“香港若能营造具有吸引力的主场文化,与大湾区的场地等合作,有助香港作为‘一程多站’旅游核心区的长远发展。”
编辑: 陈戍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