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众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

2025-10-26 00:38:42  来源:新华网  


[摘要]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于25日打响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仗。在这场战争中,有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了宝贵生命...

  10月25日,志愿军老战士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仪式现场向烈士墓献花。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新华社沈阳10月25日电题:中国民众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

  新华社记者武江民、洪可润

  89岁的南启祥有一把陪伴他多年的军号,每年10月25日都会拿出来擦一擦、试一试。70多年前,他曾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担任司号员,一次次吹响冲锋号,战友们闻号而动,勇往直前。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我想再吹一遍军号。”南启祥说,之前吹的是冲锋号,现在吹的是胜利号,他想告诉战友们祖国现在多么强大。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于25日打响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仗。在这场战争中,有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了宝贵生命。

  这是10月25日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拍摄的仪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建于1951年的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专门安葬和纪念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烈士的陵园。每年,来自天南海北的中国民众自发来到这里,给英雄们扫墓、献花。70多年来,来此参观、祭扫已远超千万人次。

  这几天,烈士陵园的志愿军烈士墓前又多了苹果、糖块和罐头。24岁的刘秋云来自江西省南昌市,她在烈士墓碑前放上了一个苹果:“我一直记得课本里的故事:几天喝不上一口水,却分不完一个小小的苹果,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人们在致敬英雄中传承红色基因,在重温历史中激发奋进力量。

  近年来,抗美援朝题材的影视剧好评连连。从电影《长津湖》《志愿军:存亡之战》到电视剧《跨过鸭绿江》《冰雪尖刀连》《能文能武李延年》,人们在影视剧中追忆英雄、感受精神、传递力量。

  在这些作品的评论区里,网友们留下了一条条感人至深的评论:“先辈用热血换来和平,我们要扛起责任,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你用18岁的冲锋,换我18岁的星空”……

  96岁的老战士程茂友今年参加了九三阅兵活动。在天安门观礼台上,望着国旗护卫队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走过,他的眼睛里闪起泪光,“我想告诉战友,祖国强大了,他们如愿了”。

  “今天的中国,有决心、有能力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任何霸凌都吓不倒我们。”程茂友说,中国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是要从中汲取力量。这份从战火中淬炼出的精神,将继续照亮前进的道路。

  10月25日,志愿军老战士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仪式现场准备向烈士墓献花。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 摄

  一个多月前,中国刚刚迎回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30位志愿军烈士英灵安息于阔别已久的祖国大地。目前,中国已连续12年、累计迎回1011位在韩志愿军英烈遗骸。

  当天,空军某部“模范空降兵连”的官兵代表受全连官兵委托,带着连旗,替老班长黄继光接战友回家。站在黄继光墓碑前,他们深情地说:“老班长,抗美援朝战争,你们以‘钢少气多’,战胜了武装到牙齿的侵略者们,如今我们‘钢多气盈骨更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战胜一切来犯之敌。”

  在黄继光的家乡四川省德阳市,每年许多群众走进这里,缅怀和纪念英雄。当年黄继光牺牲后,母亲邓芳芝曾在老家院中的梨树下立下家规,黄家的孩子以后不管男女,长大后符合征兵条件,都要去参军。如今,黄继光家族已有18人参军。

  家住沈阳的王依诺是一名少先队员。每年,她都要跟着父母去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缅怀先烈。“我在课本上看过他们的故事,我以后想考国防科技大学,像他们一样保家卫国。”11岁的王依诺说。

编辑: 陈戍

相关热词: 抗美援朝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